佩米替尼(Pemigatinib)中文说明书

佩米替尼(Pemigatinib)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佩米替尼

药品规格:4.5mg、9mg、13.5mg

生产厂家:美国Incyte Corporation(因塞特公司),老挝卢修斯

功能主治:
胆管癌,淋巴瘤


一、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佩米替尼片
商品名称:达伯坦®(PEMAZYRE)
英文名称:Pemigatinib
生产厂家:美国Incyte Corporation(因塞特公司)、老挝卢修斯
规格:4.5mg、9mg、13.5mg

二、适应症
1. 胆管癌
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人患者。
2. FGFR1重排的髓系/淋巴肿瘤(MLN)
治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重排的复发或难治性髓系/淋巴肿瘤成人患者。

三、推荐剂量与服用方法
服用方法
每日大约同一时间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整片吞服,不可压碎、咀嚼、分裂或溶解。
漏服处理:若错过剂量超过4小时或发生呕吐,跳过该剂量,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推荐剂量
胆管癌:13.5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14天后停药7天(21天为一周期)。
FGFR1重排的MLN:13.5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无停药期)。
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调整: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按说明书表1(剂量减少方案)和表2(具体调整建议)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抑制剂(强效/中度):避免联用;若必须使用,剂量从13.5mg降至9mg,或从9mg降至4.5mg。停用抑制剂后恢复原剂量。 特殊人群:
严重肾功能损害(eGFR 15-29 mL/min/1.73 m²):剂量减至9mg。
严重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ULN伴任何AST升高):剂量减至9mg。

四、禁忌
1. 过敏:对佩米替尼或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 妊娠/哺乳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可能致胎儿伤害)。
3. 肝功能严重异常:禁用或限制使用。
4.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需评估联用药物(如CYP3A强诱导剂/抑制剂)。

五、注意事项
1. 眼毒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可能导致视力模糊、飞蚊症等。用药前及期间需定期眼科检查。
干眼症:常见,建议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2. 高磷血症与软组织矿化
监测血磷水平,必要时采取低磷饮食、降磷治疗或调整剂量。
3. 胚胎-胎儿毒性
育龄期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4. 其他不良反应
常见:腹泻、恶心、疲劳、关节痛、皮肤干燥、脱发等。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45%,部分需停药或减量。

六、药物相互作用
CYP3A强诱导剂(如利福平):降低佩米替尼血药浓度,避免联用。
CYP3A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增加佩米替尼血药浓度,需减量。
质子泵抑制剂/组胺拮抗剂:无显著影响。

七、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动物试验显示致畸性,孕妇禁用。
哺乳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避免哺乳。
儿童: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立。
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
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损害者需减量(见剂量调整部分)。

八、临床药理学
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FGFR1/2/3,阻断异常信号通路。
药代动力学:
达峰时间:约1.13小时;半衰期:15.4小时。
排泄:主要通过粪便(82.4%)和尿液(12.6%)。
药效学:血磷升高与药物暴露量相关。

九、临床研究数据
胆管癌(FIGHT-202试验)
客观缓解率(ORR):36%(完全缓解2.8%,部分缓解33%)。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9.1个月,63%患者缓解≥6个月。
FGFR1重排MLN(FIGHT-203试验)
骨髓慢性期患者CR率:78%(14/18例)。
急变期患者CR率:2/4例;仅EMD患者CR率:1/3例。

十、储存条件
温度:20°C-25°C(68°F-77°F),避光防潮。

以上为佩米替尼完整说明书内容,未删减任何信息。实际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1. 胆管癌
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人患者。
2. FGFR1重排的髓系/淋巴肿瘤(MLN)
治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重排的复发或难治性髓系/淋巴肿瘤成人患者。

常见:腹泻、恶心、疲劳、关节痛、皮肤干燥、脱发等。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45%,部分需停药或减量。

服用方法
每日大约同一时间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整片吞服,不可压碎、咀嚼、分裂或溶解。
漏服处理:若错过剂量超过4小时或发生呕吐,跳过该剂量,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推荐剂量
胆管癌:13.5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14天后停药7天(21天为一周期)。
FGFR1重排的MLN:13.5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无停药期)。

1. 眼毒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可能导致视力模糊、飞蚊症等。用药前及期间需定期眼科检查。
干眼症:常见,建议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2. 高磷血症与软组织矿化
监测血磷水平,必要时采取低磷饮食、降磷治疗或调整剂量。
3. 胚胎-胎儿毒性
育龄期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