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雷夫利珠单抗注射液、Ultomiris、Ravulizumab-cwvz

药品规格:300mg/30mL(10mg/mL);300mg/3mL(100mg/mL);1100mg/11mL(100mg/mL)

生产厂家:Alexion

功能主治:
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是一种长效C5补体抑制剂,其功能主治可简短概括为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通过抑制补体系统中的C5蛋白,防止红细胞破裂,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和生活质量。
2.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
抑制补体系统过度激活,防止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生,保护肾功能,减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3.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
通过阻断补体系统,防止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如视神经和脊髓)的攻击,减少复发的风险,保护神经功能。

雷夫利珠单抗.jpg

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注射液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雷夫利珠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Ultomiris
·英文名称:Ravulizumab-cwvz
·规格:300mg/30mL(10mg/mL);300mg/3mL(100mg/mL);1100mg/11mL(100mg/mL)
·性状:100mg/mL 无菌、半透明、透明至淡黄色;10mg/mL 无菌、透明至半透明、略带白色。
·成分:活性成分:雷夫利珠单抗
     非活性成分:100mg/mL 聚山梨醇酯80、L-精氨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蔗糖和注射用水。
     10mg/mL聚山梨醇酯80、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钠和注射用水。
·储存条件:存放在2°C - 8°C的冷藏箱中,避光。不要冻结。不要摇晃。
·有效期:30个月(具体时间参考药品包装有效期限)

【适应症】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适用于治疗1个月及以上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和儿童患者。
2.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适用于治疗1个月及以上患有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以抑制补体介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使用限制:不适用于治疗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相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STEC-HUS) 患者。
3.全身性重症肌无力:适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适用于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成人患者。
 
【用法用量】
1.重要剂量信息
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仅适用于1个月及以上、体重5kg及以上的成人和儿童患者,通过静脉输注给药。
2.脑膜炎球菌感染预防
· 在开始雷夫利珠单抗治疗前,需根据ACIP建议,至少提前2周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A、C、W、Y和B型)。若患者未按时接种疫苗但需紧急治疗,应提供抗菌药物预防,并尽快接种疫苗。
· 医疗提供者需注册雷夫利珠单抗和依库珠单抗 REMS计划。
3.推荐剂量
适用人群:PNH、aHUS、gMG或NMOSD患者。
给药方案:基于患者体重的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维持剂量每4周或8周给药一次。
剂量调整:允许在预定输注日的7天内调整给药时间,但后续剂量需按原计划进行。
错过剂量:患者需立即联系医疗提供者。
4.补充剂量
若患者接受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PP)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需根据体重和最近一次雷夫利珠单抗剂量进行补充补充剂量需在PE/PP后4小时内或IVIg周期完成后4小时内给药。
5.准备和管理
5.1稀释方法:
· 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雷夫利珠单抗至最终浓度50 mg/mL(3 mL和11 mL小瓶)或5 mg/mL(30 mL小瓶)。
· 稀释后需轻轻混合,避免摇晃,避光保存。
5.2储存条件:
· 稀释后的溶液可在2°C-8°C冷藏保存,最长24小时。
· 从冰箱取出后,需在4-6小时内完成输注。
5.3给药方法:
· 仅通过静脉输注,使用0.2或0.22微米过滤器。
· 输注前需调整至室温(18°C-25°C),避免加热。
· 输注后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

【不良反应】
1.PNH患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常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头痛。
严重不良反应:体温过高、发热、一例致命的脓毒症。
其他不良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等。
2.aHUS患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常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恶心、呕吐、头痛、高血压、发热。
严重不良反应:高血压、肺炎、腹痛,以及4例死亡病例(包括败血症和颅内出血)。
在儿童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贫血、腹痛、头痛等。
3.gMG患者(全身性重症肌无力):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上呼吸道感染。
严重不良反应:20例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和致命的COVID-19肺炎病例。
4.NMOSD患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常见不良反应:COVID-19、头痛、背痛、尿路感染、关节痛。
严重不良反应:8例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
5.上市后经验:过敏反应、肝损伤

【禁忌】
• 禁用于未解决的严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患者。

【注意事项】
1.严重脑膜炎球菌感染风险:雷夫利珠单抗作为补体抑制剂,会增加患者对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或致命的感染的易感性。这些感染可发生于任何血清群的脑膜炎球菌,包括非群集性菌株。
2.雷夫利珠单抗和依库珠单抗REMS计划
REMS要求:医生必须注册REMS计划。医生需告知患者脑膜炎球菌感染的风险,并提供相关教育材料。医生需评估患者疫苗接种状态,并在首次给药前完成疫苗接种。若患者未接种疫苗但需紧急治疗,必须提供抗菌药物预防。分发雷夫利珠单抗的医疗机构和药房必须获得REMS认证。患者需携带患者安全卡,了解疫苗接种和感染症状。
3.停药后的疾病监测
· PNH患者:停药后需监测溶血的体征和症状(如LDH升高、血红蛋白减少等),至少16周。
· aHUS患者:停药后需监测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体征和症状,至少12个月。
· 处理:若停药后出现溶血或TMA并发症,需考虑重新开始雷夫利珠单抗治疗或采取其他支持措施。
4.其他感染:对任何其他全身感染的患者施用 ULTOMIRIS 时要小心。
5.血栓栓塞事件管理:在雷夫利珠单抗治疗期间停用抗凝治疗的效果尚未确定,因此不应改变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
6.输液相关反应:输注期间监测,中断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措施。

【特殊人群用药】
1.怀孕:PNH和aHUS在未治疗的妊娠期可能导致严重的母婴不良结局,包括血栓、早产和胎儿死亡等。
2.哺乳期:目前缺乏关于雷夫利珠单抗在母乳中的数据,但已知IgG抗体可进入母乳。因此,建议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8个月内避免母乳喂养。
3.儿科使用:
PNH和aHUS:雷夫利珠单抗在1个月及以上的儿科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成人患者相似。
gMG和NMOSD: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4.老年使用:目前未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有显著反应差异。

【药物相互作用】
1.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需要补充剂量的雷夫利珠单抗。
2.新生儿Fc受体阻滞剂(FcRn):密切监测雷夫利珠单抗的有效性降低。

【临床数据】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雷夫利珠单抗在PNH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两项3期研究(PNH研究301和302)和一项PNH儿科研究(PNH研究304)得到验证。
研究301: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接受雷夫利珠单抗治疗,结果显示雷夫利珠单抗在避免输血和溶血控制方面与依库珠单抗相当,且在突破性溶血和血红蛋白稳定方面表现良好。
研究302:有依库珠单抗经验的PNH患者转换为雷夫利珠单抗治疗,结果显示雷夫利珠单抗在溶血控制和输血避免方面与依库珠单抗相当。
研究304:在PNH儿科患者中,雷夫利珠单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成年患者相似。
2.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
雷夫利珠单抗在aHUS患者中的疗效通过两项单臂研究(ALXN1210-aHUS-311和ALXN1210-aHUS-312)得到验证。
成人研究(ALXN1210-aHUS-311):54%的患者在26周内达到完全TMA反应,血小板计数和LDH水平显著改善,肾功能得到维持或改善。
儿科研究(ALXN1210-aHUS-312):71%的患者在26周内达到完全TMA反应,血小板计数和肾功能显著改善。
3.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
雷夫利珠单抗在gMG患者中的疗效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ALXN1210-MG-306)得到验证。
主要终点:雷夫利珠单抗在第26周时显著改善MG-ADL评分(-3.1分 vs 安慰剂-1.4分,p<0.001)。
次要终点:雷夫利珠单抗显著改善QMG评分(-2.8分 vs 安慰剂-0.8分,p<0.001),且在改善至少3分的MG-ADL和至少5分的QMG反应者比例方面优于安慰剂。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雷夫利珠单抗在NMOSD患者中的疗效通过一项开放标签研究(ALXN1210-NMO-307)得到验证。
主要终点:雷夫利珠单抗显著延长首次复发时间,与安慰剂相比风险比为0.014(p<0.0001),表明复发风险降低98.6%。
5.总结
雷夫利珠单抗在PNH、aHUS、gMG和NMOSD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PNH患者中,雷夫利珠单抗有效控制溶血和输血需求;在aHUS患者中,显著改善TMA相关症状;在gMG患者中,显著改善肌肉无力和日常功能;在NMOSD患者中,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药代动力学】
1.剂量依赖性: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在200至5400 mg剂量范围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如Cmax和Ctrough)随剂量成比例增加。
2.分布容积:在PNH、aHUS、gMG和NMOSD患者中,稳态分布容积的平均值为4.77至5.74升。
3.消除半衰期:平均末端消除半衰期为49.6至64.3天,清除率较低(0.05至0.08升/天)。
4.特定人群:
性别、年龄、种族、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未观察到药代动力学的显著差异。
体重:体重是药代动力学的显著影响因素,需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适用于治疗1个月及以上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和儿童患者。
2.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适用于治疗1个月及以上患有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以抑制补体介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使用限制:不适用于治疗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相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STEC-HUS) 患者。
3.全身性重症肌无力:适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适用于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成人患者。

1.PNH患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常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头痛。
严重不良反应:体温过高、发热、一例致命的脓毒症。
其他不良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等。
2.aHUS患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常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恶心、呕吐、头痛、高血压、发热。
严重不良反应:高血压、肺炎、腹痛,以及4例死亡病例(包括败血症和颅内出血)。
在儿童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贫血、腹痛、头痛等。
3.gMG患者(全身性重症肌无力):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上呼吸道感染。
严重不良反应:20例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和致命的COVID-19肺炎病例。
4.NMOSD患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常见不良反应:COVID-19、头痛、背痛、尿路感染、关节痛。
严重不良反应:8例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
5.上市后经验:过敏反应、肝损伤

1.重要剂量信息
雷夫利珠单抗(Ultomiris)仅适用于1个月及以上、体重5kg及以上的成人和儿童患者,通过静脉输注给药。
2.脑膜炎球菌感染预防
· 在开始雷夫利珠单抗治疗前,需根据ACIP建议,至少提前2周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A、C、W、Y和B型)。若患者未按时接种疫苗但需紧急治疗,应提供抗菌药物预防,并尽快接种疫苗。
· 医疗提供者需注册雷夫利珠单抗和依库珠单抗 REMS计划。
3.推荐剂量
适用人群:PNH、aHUS、gMG或NMOSD患者。
给药方案:基于患者体重的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维持剂量每4周或8周给药一次。
剂量调整:允许在预定输注日的7天内调整给药时间,但后续剂量需按原计划进行。
错过剂量:患者需立即联系医疗提供者。
4.补充剂量
若患者接受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PP)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需根据体重和最近一次雷夫利珠单抗剂量进行补充补充剂量需在PE/PP后4小时内或IVIg周期完成后4小时内给药。
5.准备和管理
5.1稀释方法:
· 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雷夫利珠单抗至最终浓度50 mg/mL(3 mL和11 mL小瓶)或5 mg/mL(30 mL小瓶)。
· 稀释后需轻轻混合,避免摇晃,避光保存。
5.2储存条件:
· 稀释后的溶液可在2°C-8°C冷藏保存,最长24小时。
· 从冰箱取出后,需在4-6小时内完成输注。
5.3给药方法:
· 仅通过静脉输注,使用0.2或0.22微米过滤器。
· 输注前需调整至室温(18°C-25°C),避免加热。
· 输注后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

1.严重脑膜炎球菌感染风险:雷夫利珠单抗作为补体抑制剂,会增加患者对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或致命的感染的易感性。这些感染可发生于任何血清群的脑膜炎球菌,包括非群集性菌株。
2.雷夫利珠单抗和依库珠单抗REMS计划
REMS要求:医生必须注册REMS计划。医生需告知患者脑膜炎球菌感染的风险,并提供相关教育材料。医生需评估患者疫苗接种状态,并在首次给药前完成疫苗接种。若患者未接种疫苗但需紧急治疗,必须提供抗菌药物预防。分发雷夫利珠单抗的医疗机构和药房必须获得REMS认证。患者需携带患者安全卡,了解疫苗接种和感染症状。
3.停药后的疾病监测
· PNH患者:停药后需监测溶血的体征和症状(如LDH升高、血红蛋白减少等),至少16周。
· aHUS患者:停药后需监测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体征和症状,至少12个月。
· 处理:若停药后出现溶血或TMA并发症,需考虑重新开始雷夫利珠单抗治疗或采取其他支持措施。
4.其他感染:对任何其他全身感染的患者施用 ULTOMIRIS 时要小心。
5.血栓栓塞事件管理:在雷夫利珠单抗治疗期间停用抗凝治疗的效果尚未确定,因此不应改变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
6.输液相关反应:输注期间监测,中断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措施。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