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可瑞妥单抗(Epkinly)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艾可瑞妥单抗注射液、Epkinly、Epcoritamab-bysp
药品规格:4mg/0.8mL、48mg/0.8mL
生产厂家:美国Genmab/ 美国AbbVie
艾可瑞妥单抗(Epkinly)注射液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艾可瑞妥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Epkinly
·英文名称:Epcoritamab-bysp
·规格:4mg/0.8mL、48mg/0.8mL
·性状:一种透明至微乳白色、无色至微黄色溶液
·成分:活性成分:艾可瑞妥单抗
非活性成分:乙酸、聚山梨醇酯 80、乙酸钠、山梨醇和注射用水。
·储存条件:在2°C至8°C的温度下冷藏储存。请保存在原纸箱中避光。请勿冷冻。请勿摇晃。
·有效期:24个月
【适应症】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高级别 B细胞淋巴瘤: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未另行说明,包括惰性淋巴瘤引起的 DLBCL,以及经过两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后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适用于治疗经过两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用法用量】
一、重要剂量信息
· 某些剂量的艾克瑞妥单抗需要在给药前稀释,可采用空无菌样品瓶法或无菌注射器法。
· 3 mg和48 mg剂量无需稀释。
· 患者需充分水化,给药前需进行预处理。
· 艾可瑞妥单抗只能由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在适当医疗支持下给药,以应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严重反应。
· 患者需根据递增剂量方案接受治疗,以降低CRS风险。
二、推荐剂量
· 艾克瑞妥单抗仅用于皮下注射,以28天为一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1.DLBCL或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第1周期:第1天0.16 mg,第8天0.8 mg,第15天48 mg,第22天48 mg。
· 第2-3周期:第1、8、15、22天各48 mg。
· 第4-9周期:第1、15天各48 mg。
· 第10周期及以后:每周期第1天48 mg。
2.滤泡性淋巴瘤(FL):
· 第1周期:第1天0.16 mg,第8天0.8 mg,第15天3 mg,第22天48 mg。
· 第2-3周期:第1、8、15、22天各48 mg。
· 第4-9周期:第1、15天各48 mg。
· 第10周期及以后:每周期第1天48 mg。
三、剂量延迟后重新启动
· 剂量延迟,例如,如果延迟超过规定时间,需从递增剂量重新开始。
四、给药前和给药后药物
· 第1周期:所有患者需在给药前30-120分钟使用地塞米松(15 mg)或泼尼松龙(100 mg),苯海拉明(50 mg)和对乙酰氨基酚(650-1000 mg),并在给药后连续3天使用。
· 第2周期及以后:既往发生过2级或3级CRS的患者需在给药前使用地塞米松,并在给药后连续3天使用。
五、预防措施
· 在开始艾克瑞妥单抗治疗前,需进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预防。
· 考虑预防疱疹病毒感染,以防止带状疱疹复发。
六、不良反应管理
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根据CRS的严重程度,可能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2.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使用皮质类固醇,并根据需要提供重症监护。
3.其他不良反应:如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直至毒性消退。
七、稀释方法
· 空无菌样品瓶法:用于0.16 mg和0.8 mg剂量的稀释。
· 无菌注射器法:同样用于0.16 mg和0.8 mg剂量的稀释。
· 3 mg和48 mg剂量:无需稀释,直接抽取并使用。
八、储存和给药
· 稀释后的艾克瑞妥单抗溶液可在2°C至8°C下冷藏24小时,或在室温下保存12小时。
· 给药时需将溶液平衡至室温,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下部或大腿,避免注射到皮肤损伤区域。
· 注意事项:艾克瑞妥单抗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不良反应】
一、常见不良反应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在LBCL(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51%的患者出现CRS,其中2.5%为3级或4级。在FL(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接受推荐3级剂量方案的患者中,49%出现CRS,但多为1级或2级。
· 疲劳:LBCL患者中,29%的患者报告疲劳,其中2.5%为3级或4级。FL患者中,37%的患者出现疲劳,5%为3级或4级。
· 注射部位反应: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注射部位反应均较为常见,但多为轻度,很少达到3级或4级。
· 感染:包括COVID-19、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报告,且可能严重。
· 血液学异常: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很常见,且可能达到3级或4级。
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
·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在LBCL和FL患者中均有报告,但发生率较低。
· 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腹痛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出现。
· 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神经系统变化(如脑雾、意识模糊等)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在FL患者中较为常见。
· 肾功能异常:如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等,在FL患者中有一定发生率。
三、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
·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CRS、感染、胸腔积液、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较高发生率。
· 致命不良反应:如COVID-19、肝毒性、心肌梗死等,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危及生命。
· 剂量中断和永久停药:由于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中断艾克瑞妥单抗治疗或永久停药。
【禁忌】
• 没有。
【注意事项】
1.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艾克瑞妥单抗可引起 CRS,包括严重和致命反应,建议治疗前使用药物减少CRS风险,且在出现CRS症状时立即停药,进行住院治疗并提供支持性护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调整或停止药物使用。
2.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 ICANS,症状包括意识模糊、震颤、书写困难等。出现ICANS时,立即评估并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症状严重度,可能需要停止艾克瑞妥单抗治疗。建议高风险患者避免驾驶和操作重型机器。
3.感染: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感染。监测患者有无感染体征或症状,包括机会性感染,并进行适当治疗。
4.血细胞减少症:治疗期间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5.胚胎-胎儿毒性:可能导致胎儿伤害。告知具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孕妇:怀孕女性应避免使用艾可瑞妥单抗。如果处于怀孕期或计划怀孕,需与医生讨论潜在风险。
• 哺乳期:建议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4个月内避免母乳喂养。
• 避孕:具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4个月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二、儿童
·不建议用于儿科患者。
三、老年人
·复发或难治性LBCL患者:65岁及以上患者与年轻患者在使用艾克瑞妥单抗时未显示出明显的安全性或疗效差异。
·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65岁以上患者的致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感染(如COVID-19),但疗效与年轻患者相似。
【药物相互作用】
· 对于某些 CYP 底物,浓度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监测此类 CYP 底物与艾克瑞妥单抗共同给药时的毒性或药物浓度。艾克瑞妥单抗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这可能会抑制 CYP 酶的活性,导致 CYP 底物的暴露增加。CYP 底物暴露增加更可能发生在艾克瑞妥单抗首次给药后和首次 48 mg 给药后长达 14 天,以及 CRS 期间和之后。
【临床数据】
一、大B细胞淋巴瘤(LBCL)研究
1.研究设计: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队列、多中心、单臂试验,纳入了157名患者。患者按照推荐的剂量方案接受EPKINLY单药治疗。
2.患者特征:中位年龄65岁,62%为男性,97%的ECOG体能状态为0或1。大多数患者为白人(61%)和亚洲人(20%)。
3.疗效结果:在148名可评估的患者中,总体缓解率(ORR)为61%,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38%,部分缓解(PR)率为2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5.6个月。
二、滤泡性淋巴瘤(FL)研究
1.研究设计:同样是一项开放标签、多队列、多中心、单臂试验,纳入了127名患者。患者也按照推荐的剂量方案接受EPKINLY单药治疗。
2.患者特征:中位年龄65岁,52%为65岁或以上,62%为男性。大多数患者为白人(89%)和亚洲人(8%)。85%的患者患有III-IV期疾病。
3.疗效结果:在127名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82%,其中CR率为60%,PR率为2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但12个月时的缓解持续率估计为68.4%。
三、总结
艾可瑞妥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LBCL和F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总体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是开放标签、单臂试验,因此疗效结果需要在未来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同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谨慎使用艾可瑞妥单抗。
【药代动力学】
一、吸收
· 首次全剂量后的中位达峰时间(Tmax)为4天。
二、分布
· 表观分布容积为25.6 L。
三、消除
· 半衰期约为22天,表观总清除率约为0.53 L/天。
四、消除
· 预计通过分解代谢途径代谢成小肽。
五、特定人群
· 年龄、性别、种族:在20至89岁患者中,未观察到因年龄、性别或种族(白人或亚洲人)导致的临床显著差异。
· 肾功能: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至<90 mL/min)对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 肝功能:轻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ULN且AST>ULN)对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 严重肾功能损害和肝功能损害: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尚不清楚。
· 体重:体重较高(85至172 kg)的患者在首次全剂量后的平均浓度比体重较轻(39至65 kg)的患者低31%。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高级别 B细胞淋巴瘤: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未另行说明,包括惰性淋巴瘤引起的 DLBCL,以及经过两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后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适用于治疗经过两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一、常见不良反应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在LBCL(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51%的患者出现CRS,其中2.5%为3级或4级。在FL(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接受推荐3级剂量方案的患者中,49%出现CRS,但多为1级或2级。
· 疲劳:LBCL患者中,29%的患者报告疲劳,其中2.5%为3级或4级。FL患者中,37%的患者出现疲劳,5%为3级或4级。
· 注射部位反应: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注射部位反应均较为常见,但多为轻度,很少达到3级或4级。
· 感染:包括COVID-19、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报告,且可能严重。
· 血液学异常: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很常见,且可能达到3级或4级。
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
·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在LBCL和FL患者中均有报告,但发生率较低。
· 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腹痛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出现。
· 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神经系统变化(如脑雾、意识模糊等)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在FL患者中较为常见。
· 肾功能异常:如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等,在FL患者中有一定发生率。
三、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
·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CRS、感染、胸腔积液、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在两种淋巴瘤类型中均有较高发生率。
· 致命不良反应:如COVID-19、肝毒性、心肌梗死等,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危及生命。
· 剂量中断和永久停药:由于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中断艾克瑞妥单抗治疗或永久停药。
一、重要剂量信息
· 某些剂量的艾克瑞妥单抗需要在给药前稀释,可采用空无菌样品瓶法或无菌注射器法。
· 3 mg和48 mg剂量无需稀释。
· 患者需充分水化,给药前需进行预处理。
· 艾可瑞妥单抗只能由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在适当医疗支持下给药,以应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严重反应。
· 患者需根据递增剂量方案接受治疗,以降低CRS风险。
二、推荐剂量
· 艾克瑞妥单抗仅用于皮下注射,以28天为一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1.DLBCL或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第1周期:第1天0.16 mg,第8天0.8 mg,第15天48 mg,第22天48 mg。
· 第2-3周期:第1、8、15、22天各48 mg。
· 第4-9周期:第1、15天各48 mg。
· 第10周期及以后:每周期第1天48 mg。
2.滤泡性淋巴瘤(FL):
· 第1周期:第1天0.16 mg,第8天0.8 mg,第15天3 mg,第22天48 mg。
· 第2-3周期:第1、8、15、22天各48 mg。
· 第4-9周期:第1、15天各48 mg。
· 第10周期及以后:每周期第1天48 mg。
三、剂量延迟后重新启动
· 剂量延迟,例如,如果延迟超过规定时间,需从递增剂量重新开始。
四、给药前和给药后药物
· 第1周期:所有患者需在给药前30-120分钟使用地塞米松(15 mg)或泼尼松龙(100 mg),苯海拉明(50 mg)和对乙酰氨基酚(650-1000 mg),并在给药后连续3天使用。
· 第2周期及以后:既往发生过2级或3级CRS的患者需在给药前使用地塞米松,并在给药后连续3天使用。
五、预防措施
· 在开始艾克瑞妥单抗治疗前,需进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预防。
· 考虑预防疱疹病毒感染,以防止带状疱疹复发。
六、不良反应管理
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根据CRS的严重程度,可能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2.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使用皮质类固醇,并根据需要提供重症监护。
3.其他不良反应:如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需暂停艾克瑞妥单抗直至毒性消退。
七、稀释方法
· 空无菌样品瓶法:用于0.16 mg和0.8 mg剂量的稀释。
· 无菌注射器法:同样用于0.16 mg和0.8 mg剂量的稀释。
· 3 mg和48 mg剂量:无需稀释,直接抽取并使用。
八、储存和给药
· 稀释后的艾克瑞妥单抗溶液可在2°C至8°C下冷藏24小时,或在室温下保存12小时。
· 给药时需将溶液平衡至室温,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下部或大腿,避免注射到皮肤损伤区域。
· 注意事项:艾克瑞妥单抗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1.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艾克瑞妥单抗可引起 CRS,包括严重和致命反应,建议治疗前使用药物减少CRS风险,且在出现CRS症状时立即停药,进行住院治疗并提供支持性护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调整或停止药物使用。
2.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 ICANS,症状包括意识模糊、震颤、书写困难等。出现ICANS时,立即评估并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症状严重度,可能需要停止艾克瑞妥单抗治疗。建议高风险患者避免驾驶和操作重型机器。
3.感染: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感染。监测患者有无感染体征或症状,包括机会性感染,并进行适当治疗。
4.血细胞减少症:治疗期间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5.胚胎-胎儿毒性:可能导致胎儿伤害。告知具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相关药品
更多-
依库珠单抗(Soliris)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全球首个C5补体抑制剂,适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等罕见病,中国唯一获批填补靶向治疗空白。15年临床验证显著改善溶血、肾功能及生存率,3年生存率达97.6%,NMOSD复发风险降低94%。严格遵循静脉输注方案,需预防性接种脑膜炎疫苗。查看适应症、用法用量及安全性数据,获取权威用药指导。...
-
艾代拉利司(Zydelig)中文说明书
艾代拉利司(Idelalisib)是一种口服PI3Kδ抑制剂,适用于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根据202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试验数据(引用文献链接),其客观缓解率(ORR)达57%。患者需注意免疫相关副作用,如肺炎和肠炎,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ALT/AST)。...
-
帕比司他(Farydak)胶囊中文说明书
帕比司他(Farydak)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癌症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帕比司他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药物信息并安全使用。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完整说明书内容。...
-
郎妥昔单抗(Zynlonta)中文说明书
探索郎妥昔单抗(Zynlonta),一款创新抗体偶联药物,专为复发性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设计。本页面提供详尽说明书,涵盖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用药指导。权威信息,助您全面了解Zynlonta,把握抗癌新希望。...
-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泰欣生)中文说明书
尼妥珠单抗(泰欣生)说明书详解:国内上市靶向药,适用于EGFR阳性Ⅲ/Ⅳ期鼻咽癌、头颈部肿瘤及胰腺癌。与放疗/化疗联用,抑制肿瘤增殖、促凋亡。需冷藏保存,严格遵循用药规范,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等。权威指南推荐,医保覆盖,助力癌症精准治疗。...
-
洛利昔珠单抗(Rystiggo)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洛利昔珠单抗(Rystiggo)中文说明书:专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或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涵盖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及药物相互作用详解。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