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Velcade)中文说明书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注射用硼替佐米、Velcade、万珂、Bortezomib
药品规格:3.5 mg
生产厂家:Millennium/Takeda/印度
注射用硼替佐米(Velcade)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注射用硼替佐米
·商品名称:Velcade、万珂
·英文名称:Bortezomib
·规格: 3.5 mg
·性状:无菌冻干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成分:活性成分:硼替佐米
非活性成分:35 mg 甘露醇,USP
·储存条件:未开封的样品瓶可储存在25°C的受控室温中;允许在15°C至30°C之间波动。请保留在原包装中以避光。
·有效期:36个月
【适应症】
· 成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的治疗。
【用法用量】
一、基本剂量信息
· 硼替佐米仅供静脉内或皮下使用,不可通过其他途径给药。
· 推荐起始剂量为1.3 mg/m²,静脉内给药浓度为1 mg/mL,皮下给药浓度为2.5 mg/mL。
· 给药方式:静脉注射为3-5秒的快速推注;皮下注射需轮换注射部位(大腿或腹部),避免压痛、瘀伤或红斑区域。
二、特定情况下的剂量调整
1.既往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与美法仑和泼尼松联合,9 个周期,前 4 周期每周两次,后 5 周期每周一次,连续给药间隔至少 72 小时。
· 血液学毒性(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伴出血):考虑美法仑剂量减少 25%。
· 给药日血小板<30×10⁹/L 或 ANC<0.75×10⁹/L:保留硼替佐米剂量。
· 连续周期多次停硼替佐米:剂量减少一个水平。
· 3 级或更高级别非血液学毒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后减少一个剂量水平重新开始。
2.既往未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与利妥昔单抗等联合,6 个周期,每周期 3 周,每周两次给药。
· 3 级或更高级别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25×10⁹/L:停止硼替佐米,直至 ANC≥0.75×10⁹/L,血小板≥25×10⁹/L;若毒性未消退则停用;消退则剂量减少一个水平。
· 3 级或更高级别非血液学毒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至 2 级或更好后减少一个剂量水平重新开始。
3.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每周两次给药,持续两周,休息十天。出现 3 级非血液学或 4 级血液学毒性(神经病变除外)时停止治疗,毒性消退后以 25%减少剂量重新开始。
4.周围神经病变:
· 1 级(无症状;深部腱反射丧失或感觉异常):无需调整。
· 1 级疼痛或 2 级:硼替佐米降低至 1 mg/m²。
· 2 级疼痛或 3 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后以 0.7 mg/m²每周一次重新开始。
· 4 级:停止硼替佐米。
5.肝功能不全:
· 轻度:无需调整起始剂量。
· 中度或重度:首个周期以 0.7 mg/m²开始,根据耐受性考虑剂量递增或进一步减少。
三、给药注意事项
· 计算剂量时需谨慎,防止过量。
· 皮下给药时轮换注射部位,避免注射到压痛、瘀伤、红斑或硬化区域。避免同一区域重复注射。
· 如发生局部注射部位反应,可考虑使用较低浓度溶液或改用静脉内给药。
· 重组后的硼替佐米应在8小时内使用,储存于25°C,避免暴露于强光。
· 循特殊处理和处置程序,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四、重构/准备
· 使用0.9%氯化钠复溶,根据给药途径选择不同体积。
· 静脉内给药浓度为1mg/mL,皮下给药浓度为2.5 mg/mL。
· 给药前应目视检查注射剂药品是否有颗粒物和变色。
· 未开封的小瓶在避光原包装中储存至标明日期前稳定。
· 制备后8小时内施用重组的硼替佐米。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呕吐、便秘等,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9%、46%、28%、25%。少数患者可能因此停药。
•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贫血。部分患者需要剂量调整或停药。
• 神经系统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痛,严重者可能导致停药。
• 虚弱症状:包括疲劳和虚弱,影响到41%的患者。
• 发热:在部分患者中出现,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严重不良反应:
•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和感染。
• 心脏毒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尽管较为罕见。
• 肺毒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肺炎,部分情况可能致命。
• 神经系统毒性: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等严重神经系统事件。
• 肝毒性:如急性肝衰竭、肝炎等。
• 感染: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的再激活。
3.特定患者群体的影响: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更容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等。
• 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皮下注射组(37%)和静脉注射组(50%)之间有所不同。
4.其他不良反应:皮肤反应、耳聋、视神经病变等。
• 少数案例:急性弥漫性浸润性肺疾病、吉兰-巴利综合征等。
【禁忌】
• 禁用于对硼替佐米、硼或甘露醇过敏(不包括局部反应)的患者。包括过敏反应。
• 禁忌鞘内给药。
【注意事项】
1.周围神经病变:通过调整剂量或停药进行管理。先前存在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只有在仔细评估风险收益后才应接受硼替佐米治疗。
2.低血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有晕厥病史或脱水的患者时要小心。
3.心脏毒性:心力衰竭恶化和发展。密切监测患有心脏病或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4.肺毒性:已发生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监测新的或恶化的症状,并考虑中断硼替佐米治疗。
5.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考虑 MRI 影像学检查以发现视觉或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怀疑,应停止硼替佐米。
6.胃肠道毒性: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可能需要使用止吐和止泻药或补液。
7.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8.肿瘤溶解综合征:密切监测肿瘤负荷高的患者。
9.肝毒性:治疗期间监测肝酶。中断硼替佐米治疗以评估可逆性。
10.血栓性微血管病:监测体征和症状。如果怀疑,应停用硼替佐米。
11.胚胎-胎儿毒性:硼替佐米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孕妇:孕妇应避免使用硼替佐米。在开始治疗前,建议对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进行妊娠试验。告知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个月内应避免母乳喂养。
• 生育能力:硼替佐米可能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
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7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4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二、儿童
· 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三、老年人
· 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对治疗更敏感。
四、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 肝功能损害患者: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减少起始剂量。
· 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起始剂量。对于需要透析的患者,应在透析后给药。
五、糖尿病患者
·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 强 CYP3A4 抑制剂:密切监测同时使用的患者。
· 强效 CYP3A4 诱导剂:避免同时使用。
【临床数据】
一、多发性骨髓瘤
1. 既往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设计:一项前瞻性、国际、随机(1:1)、开放标签研究(NCT00111319),比较了硼替佐米联合美法仑和泼尼松(VMP)与美法仑和泼尼松(MP)的疗效。
患者特征:682名患者,中位年龄71岁,50%为男性,88%为白人。
治疗方案:硼替佐米1.3 mg/m²,每周两次,联合美法仑和泼尼松,最多9个周期。
疗效结果:
· 进展时间(TTP):VMP组中位TTP为20.7个月,MP组为15.0个月(风险比0.54,p<0.000002)。
· 无进展生存期(PFS):VMP组中位PFS为18.3个月,MP组为14.0个月(风险比0.61,p<0.00001)。
· 总生存期(OS):中位随访60.1个月,VMP组中位OS为56.4个月,MP组为43.1个月(风险比0.695,p=0.00084)。
· 总缓解率(CR + PR):VMP组为69%,MP组为34%(p<10⁻¹⁰)。
2. 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设计:一项3期、随机(1:1)、开放标签研究(NCT00048230),比较了硼替佐米与高剂量地塞米松。
患者特征:669名患者,中位年龄62岁,56%为男性,90%为白人。
治疗方案:硼替佐米1.3 mg/m²,每周两次,持续两周,休息10天,最多11个周期。
疗效结果:
· 进展时间(TTP):硼替佐米组中位TTP为6.2个月,地塞米松组为3.5个月(风险比0.55,p<0.0001)。
· 总生存期(OS):硼替佐米组中位OS未达到,地塞米松组为43.1个月(风险比0.65,p<0.05)。
· 总缓解率(CR + PR):硼替佐米组为38%,地塞米松组为18%(p<0.0001)。
3. 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的比较
研究设计:一项3期、随机(2:1)、开放标签研究(NCT00722566),比较了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硼替佐米。
患者特征:222名患者,中位年龄64岁,50%为男性。
治疗方案:皮下注射组148人,静脉注射组74人,剂量均为1.3 mg/m²。
疗效结果:
· 4周期总缓解率(CR + PR):皮下注射组为43%,静脉注射组为42%(反应率比值1.01)。
· 8周期总缓解率(CR + PR):皮下注射组为53%,静脉注射组为51%。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皮下注射组为10.2个月,静脉注射组为8.0个月。
4. 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再治疗
研究设计:单臂、开放标签试验(NCT00431769),评估硼替佐米再治疗的疗效。
患者特征:130名患者,中位年龄65岁,81%为男性。
治疗方案:硼替佐米1.3 mg/m²或≤1 mg/m²,每周两次,最多8个周期。
疗效结果:
· 总缓解率(CR + PR):38.5%(50/1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6.5个月。
二、套细胞淋巴瘤
1. 既往未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
研究设计:一项3期、随机、开放标签研究(NCT00722137),比较了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VcR-CAP)与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
患者特征:487名患者,中位年龄66岁,74%为男性。
治疗方案:VcR-CAP组接受硼替佐米1.3 mg/m²,每周两次,联合其他药物。
疗效结果:
· 无进展生存期(PFS):VcR-CAP组中位PFS为25个月,R-CHOP组为14个月(风险比0.63,p<0.001)。
· 总生存期(OS):VcR-CAP组中位OS为91个月,R-CHOP组为56个月(风险比0.66,p<0.05)。
· 总缓解率(CR + PR):VcR-CAP组为88%,R-CHOP组为85%。
2. 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
研究设计:一项2期、单臂、开放标签研究(NCT00063713),评估硼替佐米的疗效。
患者特征:155名患者,中位年龄65岁,81%为男性。
治疗方案:硼替佐米1.3 mg/m²,每周两次,最多17个周期。
疗效结果:
· 总缓解率(CR + PR):31%(48/15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3个月。
【药代动力学】
一、吸收
· 静脉注射后Cmax较高,皮下注射后Cmax较低,但两者AUC等效。
二、分布
· 分布体积大,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3%。
三、代谢
· 主要通过CYP450酶系代谢。
四、消除
· 半衰期较长,清除率随剂量和给药次数变化。
五、排泄
· 硼替佐米的消除途径在人类中尚未明确。
六、特定人群影响
· 年龄、性别和肾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 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调整剂量。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成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的治疗。
1.常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呕吐、便秘等,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9%、46%、28%、25%。少数患者可能因此停药。
•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贫血。部分患者需要剂量调整或停药。
• 神经系统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痛,严重者可能导致停药。
• 虚弱症状:包括疲劳和虚弱,影响到41%的患者。
• 发热:在部分患者中出现,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严重不良反应:
•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和感染。
• 心脏毒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尽管较为罕见。
• 肺毒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肺炎,部分情况可能致命。
• 神经系统毒性: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等严重神经系统事件。
• 肝毒性:如急性肝衰竭、肝炎等。
• 感染: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的再激活。
3.特定患者群体的影响: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更容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等。
• 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皮下注射组(37%)和静脉注射组(50%)之间有所不同。
4.其他不良反应:皮肤反应、耳聋、视神经病变等。
• 少数案例:急性弥漫性浸润性肺疾病、吉兰-巴利综合征等。
一、基本剂量信息
· 硼替佐米仅供静脉内或皮下使用,不可通过其他途径给药。
· 推荐起始剂量为1.3 mg/m²,静脉内给药浓度为1 mg/mL,皮下给药浓度为2.5 mg/mL。
· 给药方式:静脉注射为3-5秒的快速推注;皮下注射需轮换注射部位(大腿或腹部),避免压痛、瘀伤或红斑区域。
二、特定情况下的剂量调整
1.既往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与美法仑和泼尼松联合,9 个周期,前 4 周期每周两次,后 5 周期每周一次,连续给药间隔至少 72 小时。
· 血液学毒性(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伴出血):考虑美法仑剂量减少 25%。
· 给药日血小板<30×10⁹/L 或 ANC<0.75×10⁹/L:保留硼替佐米剂量。
· 连续周期多次停硼替佐米:剂量减少一个水平。
· 3 级或更高级别非血液学毒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后减少一个剂量水平重新开始。
2.既往未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与利妥昔单抗等联合,6 个周期,每周期 3 周,每周两次给药。
· 3 级或更高级别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25×10⁹/L:停止硼替佐米,直至 ANC≥0.75×10⁹/L,血小板≥25×10⁹/L;若毒性未消退则停用;消退则剂量减少一个水平。
· 3 级或更高级别非血液学毒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至 2 级或更好后减少一个剂量水平重新开始。
3.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每周两次给药,持续两周,休息十天。出现 3 级非血液学或 4 级血液学毒性(神经病变除外)时停止治疗,毒性消退后以 25%减少剂量重新开始。
4.周围神经病变:
· 1 级(无症状;深部腱反射丧失或感觉异常):无需调整。
· 1 级疼痛或 2 级:硼替佐米降低至 1 mg/m²。
· 2 级疼痛或 3 级:停止硼替佐米,毒性消退后以 0.7 mg/m²每周一次重新开始。
· 4 级:停止硼替佐米。
5.肝功能不全:
· 轻度:无需调整起始剂量。
· 中度或重度:首个周期以 0.7 mg/m²开始,根据耐受性考虑剂量递增或进一步减少。
三、给药注意事项
· 计算剂量时需谨慎,防止过量。
· 皮下给药时轮换注射部位,避免注射到压痛、瘀伤、红斑或硬化区域。避免同一区域重复注射。
· 如发生局部注射部位反应,可考虑使用较低浓度溶液或改用静脉内给药。
· 重组后的硼替佐米应在8小时内使用,储存于25°C,避免暴露于强光。
· 循特殊处理和处置程序,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四、重构/准备
· 使用0.9%氯化钠复溶,根据给药途径选择不同体积。
· 静脉内给药浓度为1mg/mL,皮下给药浓度为2.5 mg/mL。
· 给药前应目视检查注射剂药品是否有颗粒物和变色。
· 未开封的小瓶在避光原包装中储存至标明日期前稳定。
· 制备后8小时内施用重组的硼替佐米。
1.周围神经病变:通过调整剂量或停药进行管理。先前存在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只有在仔细评估风险收益后才应接受硼替佐米治疗。
2.低血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有晕厥病史或脱水的患者时要小心。
3.心脏毒性:心力衰竭恶化和发展。密切监测患有心脏病或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4.肺毒性:已发生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监测新的或恶化的症状,并考虑中断硼替佐米治疗。
5.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考虑 MRI 影像学检查以发现视觉或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怀疑,应停止硼替佐米。
6.胃肠道毒性: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可能需要使用止吐和止泻药或补液。
7.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8.肿瘤溶解综合征:密切监测肿瘤负荷高的患者。
9.肝毒性:治疗期间监测肝酶。中断硼替佐米治疗以评估可逆性。
10.血栓性微血管病:监测体征和症状。如果怀疑,应停用硼替佐米。
11.胚胎-胎儿毒性:硼替佐米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相关药品
更多-
洛利昔珠单抗(Rystiggo)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洛利昔珠单抗(Rystiggo)中文说明书:专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或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涵盖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及药物相互作用详解。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替西罗莫司(OGSIVEO)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替西罗莫司(OGSIVEO,Torisel)说明书全面介绍:了解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mTOR激酶抑制剂。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及注意事项,为您的健康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
左旋酮康唑(Recorlev)中文说明书
左旋酮康唑(Recorlev),一款皮质醇合成抑制剂,专为无法手术或手术未治愈的库欣综合征(CS)患者设计。本网站提供全面、详尽的左旋酮康唑说明书,涵盖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关键信息,助力患者与医疗专业人士科学规划治疗方案。...
-
Adstiladrin中文说明书
Adstiladrin说明书:了解Adstiladrin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获取详细信息并优化您的搜索体验。...
-
阿可替尼(康可期)中文说明书
探索阿可替尼(Acalabrutinib),一种创新的BTK抑制剂,专为淋巴瘤患者设计。本说明书详细阐述了阿可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潜在副作用及安全信息,旨在为患者提供药物信息。...
-
赛帕利单抗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它是一款全人源抗PD-1单克隆抗体,通过与PD-1受体结合,阻断其与PD-L1和PD-L2的相互作用,进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该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二线以上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并且针对宫颈癌适应症的疗效数据突出,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此外,它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个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展现了高效低毒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