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Cadonilimab Injection)中文说明书

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Cadonilimab Injection)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

药品规格:125 mg(10mL)/瓶

生产厂家: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康方药业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
宫颈癌,胃癌



1.png

卡度尼利单抗详细说明书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开坦尼®

英文名称:Cadonilimab Injection

原研厂家:康方生物

·规格:125 mg(10mL)/瓶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可略带乳光。

·储存条件: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避免剧烈晃动,请勿冷冻。

·有效期:36个月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

·本品为基于替代终点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暂未获得临床终点数据,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上市后进一步确证。本适应症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开展的确证性临床试验能否证实卡度尼利单抗治疗临床获益。

【用法用量】

用药指导:

本品须在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推荐剂量: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推荐剂量为6mg/kg,每2周给药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输注时间约为60分钟(±10分钟)。

剂量调整: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药。

·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具体的暂停给药和永久停药方案,请参见【注意事项】。

给药方法:

·本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注给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稀释。

·输注前需目测注射用药是否存在悬浮颗粒和变色情况。

·抽取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6mg/kg),使用100mL生理盐水(0.9%(w/v)氯化钠注射液)的静脉注射袋配制,制备终浓度范围为0.2-5.0mg/mL。

·输注时所采用的输液管必须配有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的输液管过滤器(孔径0.22或0.2μm)。

·请勿使用同一输液管与其他药物同时给药。

·本品仅供一次性使用,必须丢弃药瓶中剩余的任何未使用药物。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皮疹:约8.7%的患者出现,多数为轻至中度。

贫血:较多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近20%的患者出现,通常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输液相关反应:约9.2%的患者发生,包括过敏反应等,严重时需永久停药。

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性肺炎:约1.7%的患者出现,严重时需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及停药。

免疫相关性胃肠道毒性(如腹泻、结肠炎):约1.1%的患者发生,部分需暂停治疗及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免疫相关性肝炎:约2%的患者出现,均为3级,需及时治疗。

免疫相关性内分泌毒性: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发生率较高,需相应治疗。

其他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如骨骼肌肉毒性、胰腺毒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发生率较低,但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其他不良反应

心脏器官疾病:如窦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如肺部炎症等。

胃肠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等。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如蛋白尿等。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如发热、疲乏等。

实验室检查异常

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等。

血生化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禁忌】

对活性成分或卡度尼利单抗(双特异性重组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单克隆抗体)。辅料:组氨酸、盐酸组氨酸、蔗糖、聚山梨酯80(Ⅱ)和注射用水等任何辅料存在超敏反应的患者。


【注意事项】
主要风险: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多器官影响:可能涉及肺、胃肠道、肝、甲状腺、血糖、垂体、肾上腺、皮肤、心脏等。

分级处理

2级反应:多数需暂停治疗,视情况给予皮质类固醇。

3级及以上或复发性2级:常需永久停药,并加强监测与治疗。

特别关注:心肌炎、高血糖症、垂体炎、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可能需紧急处理。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

并发症风险: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前后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严重并发症报道。

风险评估:需权衡治疗利弊。

输液相关反应

密切观察:输液期间需警惕发热、寒战、皮疹等反应。

分级应对:根据反应级别调整滴速或停药,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驾驶与操作:未研究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建议慎用。

配伍禁忌:不得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避免经相同静脉通道合并输注。

卡度尼利单抗治疗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级别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同时,需注意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和输液相关反应,以及避免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孕

育龄女性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4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妊娠期

尚无妊娠女性使用本品的数据。基于本品的作用机制及药理毒理,除非临床获益大于风险,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治疗。

哺乳期

目前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会经人乳分泌。以及本品对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及母乳产量的影响。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停止哺乳。

生育力

尚未进行本品对两性生育力的研究,故本品对男性和女性生育力的影响不详。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本品在18岁以下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

老年用药:

临床试验中没有对老年患者进行特殊剂量调整,建议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考虑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干扰卡度尼利单抗药效学活性可能性,应避免在开始治疗前使用。如果为了治疗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可在开始本品治疗后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临床数据】

研究背景:
AK104-201研究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卡度尼利单抗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入组标准:

患者曾接受含铂化疗但治疗失败。

排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HIV/HBV/HCV感染及ECOG体能状态评分≥2的患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每2周一次,剂量为6mg/kg,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出现。

患者特征:

共入组111例患者,最终纳入全分析集99例。

中位年龄51岁,鳞癌占93.9%。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一线含铂化疗,部分患者接受过二线治疗或放疗。

基线PD-L1阳性患者占63.6%。

评估标准:

主要疗效终点:客观缓解率(ORR)。

次要疗效终点: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至缓解时间(TT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关键结果:

ORR为31.3%,DCR为50.5%。

中位DoR未达到,6个月DoR率为78.6%。

中位PFS为3.71个月,6个月PFS率为39.0%。

中位OS未达到,6个月OS率为78.8%。

PD-L1阳性患者ORR更高(41.3% vs 16.7%阴性患者)。

特别说明:

卡度尼利单抗目前基于替代终点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确证。

完全批准将取决于后续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结果。

本品适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

本品为基于替代终点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暂未获得临床终点数据,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上市后进一步确证。本适应症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开展的确证性临床试验能否证实卡度尼利单抗治疗临床获益。

皮疹:约8.7%的患者出现,多数为轻至中度。

贫血:较多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近20%的患者出现,通常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输液相关反应:约9.2%的患者发生,包括过敏反应等,严重时需永久停药。

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性肺炎:约1.7%的患者出现,严重时需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及停药。

免疫相关性胃肠道毒性(如腹泻、结肠炎):约1.1%的患者发生,部分需暂停治疗及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免疫相关性肝炎:约2%的患者出现,均为3级,需及时治疗。

免疫相关性内分泌毒性: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发生率较高,需相应治疗。

其他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如骨骼肌肉毒性、胰腺毒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发生率较低,但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其他不良反应

心脏器官疾病:如窦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如肺部炎症等。

胃肠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等。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如蛋白尿等。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如发热、疲乏等。

实验室检查异常

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等。

血生化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用药指导:

本品须在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推荐剂量: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推荐剂量为6mg/kg,每2周给药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输注时间约为60分钟(±10分钟)。

剂量调整: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药。

·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具体的暂停给药和永久停药方案,请参见【注意事项】。

给药方法:

·本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注给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稀释。

·输注前需目测注射用药是否存在悬浮颗粒和变色情况。

·抽取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6mg/kg),使用100mL生理盐水(0.9%(w/v)氯化钠注射液)的静脉注射袋配制,制备终浓度范围为0.2-5.0mg/mL。

·输注时所采用的输液管必须配有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的输液管过滤器(孔径0.22或0.2μm)。

·请勿使用同一输液管与其他药物同时给药。

·本品仅供一次性使用,必须丢弃药瓶中剩余的任何未使用药物。

主要风险: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多器官影响:可能涉及肺、胃肠道、肝、甲状腺、血糖、垂体、肾上腺、皮肤、心脏等。

分级处理

2级反应:多数需暂停治疗,视情况给予皮质类固醇。

3级及以上或复发性2级:常需永久停药,并加强监测与治疗。

特别关注:心肌炎、高血糖症、垂体炎、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可能需紧急处理。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

并发症风险: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前后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严重并发症报道。

风险评估:需权衡治疗利弊。

输液相关反应

密切观察:输液期间需警惕发热、寒战、皮疹等反应。

分级应对:根据反应级别调整滴速或停药,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驾驶与操作:未研究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建议慎用。

配伍禁忌:不得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避免经相同静脉通道合并输注。

卡度尼利单抗治疗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级别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同时,需注意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和输液相关反应,以及避免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使用。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