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Fyarro)中文说明书

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Fyarro)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Fyarro、Sirolimus Protein-bound particles

药品规格:100mg

生产厂家:美国Aadi Bioscience

功能主治:
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Fyarro)功能主治为:用于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成人患者。

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jpg

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Fyarro)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商品名称:Fyarro
·英文名称:Sirolimus Protein-bound particles
·规格:100mg
·性状:一种白色至黄色无菌冻干粉(用于注射混悬液的西罗莫司蛋白结合颗粒)(白蛋白结合)
·成分:活性成分:西罗莫司
     非活性成分:人白蛋白
·储存条件:将样品瓶存放在2°C 至 8°C的原包装中保存,避光。
·有效期:24个月

【适应症】
· 用于治疗患有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 (PEComa) 的成年患者。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的推荐剂量为100 mg/m²,在每个21天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进行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持续30分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2.剂量减少
· 第一次减少:剂量调整为75 mg/m²(较推荐剂量减少25%)。
· 第二次减少:剂量调整为56 mg/m²(较75 mg/m²减少25%)。
· 第三次减少:剂量调整为45 mg/m²(较56 mg/m²减少20%)。
· 若三次剂量减少后仍无法耐受,建议永久停药。
3.剂量修改(根据不良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
· 口腔炎: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减少剂量。
· 贫血:2级时,暂停治疗至血红蛋白(Hb)≥8 g/d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血小板减少症:2级时,暂停治疗至血小板计数>100×10⁹/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中性粒细胞≥1.5×10⁹/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感染:3级时,暂停治疗至感染解决,若复发则永久停药。
· 低钾血症:2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减少剂量。
· 高血糖症:≥3级时,暂停治疗至≤2级,恢复后减少剂量。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2级时,暂停治疗3周,若未解决则永久停药。
· 出血: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永久停药。
4.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联合使用的剂量调整
· 使用中度或弱CYP3A4抑制剂时,将剂量减少至56 mg/m²。避免与强CYP3A4和/或P-gp抑制剂和诱导剂及葡萄柚汁联合使用。
5.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 轻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ULN、AST >或总胆红素>1至1.5×ULN,任何AST)推荐剂量为75 mg/m²。
· 中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1.5至3×ULN,任何AST)推荐剂量为56 mg/m²。
6.制备和管理
制备步骤:
· 在无菌条件下,注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USP,对每个样品瓶进行复溶。
· 使用无菌注射器将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USP缓慢注入,至少持续1分钟,将溶液流引导到样品瓶的内壁上。
· 请勿将0.9%氯化钠注射液USP直接注射到冻干粉上,因为这会导致起泡。
· 注射完成后,让样品瓶静置至少5分钟,以确保冻干粉正确润湿。
· 轻轻旋转和/或缓慢倒置样品瓶至少2分钟,直到任何粉末完全溶解。避免摇晃样品瓶,以防止产生泡沫。
· 如果出现泡沫或结块,让悬浮液静置至少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如果一小时后出现泡沫或结块,请勿使用重组的悬浮液。
管理:静脉注射重组的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混悬液30分钟以上。
7. 稳定性
· 重组后的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应在2°C至8°C冷藏,最多可存放6小时。输液袋中的混悬液应在2°C至8°C冷藏,并在9小时内使用。

【不良反应】
一、主要不良反应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 口腔炎
· 骨髓抑制(如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感染
· 低钾血症
· 高血糖症
· 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
·  出血
· 超敏反应
二、临床试验经验(AMPECT研究)
在AMPECT研究中,34名PEComa患者接受了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实验室异常的总结如下:
1.不良反应:口腔炎、疲劳、皮疹、感染、恶心、水肿、腹泻、肌肉骨骼疼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咳嗽、呕吐、味觉障碍、肺炎、高血压、出血、失眠
2.实验室异常发生情况: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肌酐升高、甘油三酯增加、胆固醇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钾减少、白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磷酸盐减少、血糖升高
三、注意事项
· 在接受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治疗的患者中,有16名(47%)暴露6个月或更长时间,7名(21%)暴露超过1年。
· 14例(41%)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4例(12%)为感染患者。
· 3例(9%)患者因不良反应永久停用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 22例(65%)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剂量中断。
· 12例(35%)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剂量减少。

【禁忌】
•  禁用于对西罗莫司、其他雷帕霉素衍生物或白蛋白有严重超敏反应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口腔炎: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少剂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2.骨髓抑制:根据临床指征在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治疗之前和期间监测血细胞计数。根据严重程度停止、以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3.感染:可能由免疫抑制引起。监测感染的体征和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4.低钾血症和高血糖:在开始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之前并根据临床指征监测血清钾和葡萄糖。停止,以减量恢复,或根据严重程度永久停药。
5.ILD/非感染性肺炎:监测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或放射学变化。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少剂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6.出血:监测体征和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7.超敏反应:在每次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输注期间和之后监测超敏反应。在完成第一次输注后监测至少 2 小时,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每次后续输注。根据严重程度降低速率、中断输注或永久停药。
8.胚胎-胎儿毒性:可造成胎儿伤害。告知患者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9.男性不育症:可能会出现无精子症或少精症。
10.免疫接种:避免接种活疫苗。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怀孕: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可能对胎儿有害,孕妇需谨慎使用。
• 哺乳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 2 周内避免母乳喂养。
• 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和女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 12 周内采取避孕措施。
二、儿童
· 尚未确定安全性,需谨慎评估。
三、老年人
· 数据有限,需特别关注。
四、肝功能损坏
· 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轻度或中度患者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避免使用强抑制剂或诱导剂:某些药物会增强或减弱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的效果,因此要避免同时使用强 CYP3A4 或 P-gp 抑制剂和诱导剂。
2.注意中度或弱抑制剂/诱导剂:如果需要使用中度或弱 CYP3A4 抑制剂,需减少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的剂量;如果使用中度或弱诱导剂,需注意疗效变化。
3.避免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因为它们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临床数据】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治疗 PEComa 的临床研究总结
1.临床试验背景
试验名称:AMPECT(NCT02494570)
研究对象:31 名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恶性 PEComa 患者。
治疗方案:患者在 21 天周期的第 1 天和第 8 天接受剂量为 100 mg/m² 的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排除标准:排除了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和既往接受过 mTOR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患者特征
中位年龄:60 岁(范围 34 至 78 岁)。
性别:81% 为女性。
种族:74% 白人,10% 黑人。
疾病状态:16% 为局部晚期疾病,84% 为转移性疾病。
既往治疗:94% 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手术,19% 接受过放射治疗,13% 接受过全身治疗。
3.主要疗效指标
总体缓解率(ORR):39%(95% 置信区间为 22%-58%),即 12 名患者中观察到部分或完全缓解。
缓解持续时间(DOR):
·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NR),范围为 5.6 至 55.5 个月。
· 92% 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 ≥ 6 个月。
· 67% 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 ≥ 12 个月。
· 58% 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 ≥ 24 个月。

【药代动力学】
一、吸收
·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在体内的吸收有一定变异性,但总体吸收良好。
二、分布
· 西罗莫司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紧密,主要分布在血液中。
三、消除
· 药物在体内消除较慢,半衰期约为 59 小时。
四、代谢
· 主要通过肝脏中的 CYP3A4 酶代谢。
五、排泄
· 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排出。
六、特定人群
· 年龄和性别对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 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 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谨慎,因为其影响尚不清楚。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用于治疗患有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 (PEComa) 的成年患者。

一、主要不良反应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 口腔炎
· 骨髓抑制(如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感染
· 低钾血症
· 高血糖症
· 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
·  出血
· 超敏反应
二、临床试验经验(AMPECT研究)
在AMPECT研究中,34名PEComa患者接受了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实验室异常的总结如下:
1.不良反应:口腔炎、疲劳、皮疹、感染、恶心、水肿、腹泻、肌肉骨骼疼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咳嗽、呕吐、味觉障碍、肺炎、高血压、出血、失眠
2.实验室异常发生情况: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肌酐升高、甘油三酯增加、胆固醇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钾减少、白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磷酸盐减少、血糖升高
三、注意事项
· 在接受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治疗的患者中,有16名(47%)暴露6个月或更长时间,7名(21%)暴露超过1年。
· 14例(41%)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4例(12%)为感染患者。
· 3例(9%)患者因不良反应永久停用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 22例(65%)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剂量中断。
· 12例(35%)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剂量减少。

1.推荐剂量: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的推荐剂量为100 mg/m²,在每个21天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进行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持续30分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2.剂量减少
· 第一次减少:剂量调整为75 mg/m²(较推荐剂量减少25%)。
· 第二次减少:剂量调整为56 mg/m²(较75 mg/m²减少25%)。
· 第三次减少:剂量调整为45 mg/m²(较56 mg/m²减少20%)。
· 若三次剂量减少后仍无法耐受,建议永久停药。
3.剂量修改(根据不良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
· 口腔炎: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减少剂量。
· 贫血:2级时,暂停治疗至血红蛋白(Hb)≥8 g/d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血小板减少症:2级时,暂停治疗至血小板计数>100×10⁹/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中性粒细胞≥1.5×10⁹/L,恢复后使用相同剂量。
· 感染:3级时,暂停治疗至感染解决,若复发则永久停药。
· 低钾血症:2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减少剂量。
· 高血糖症:≥3级时,暂停治疗至≤2级,恢复后减少剂量。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2级时,暂停治疗3周,若未解决则永久停药。
· 出血:2级或3级时,暂停治疗至≤1级,若复发则永久停药。
4.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联合使用的剂量调整
· 使用中度或弱CYP3A4抑制剂时,将剂量减少至56 mg/m²。避免与强CYP3A4和/或P-gp抑制剂和诱导剂及葡萄柚汁联合使用。
5.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 轻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ULN、AST >或总胆红素>1至1.5×ULN,任何AST)推荐剂量为75 mg/m²。
· 中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1.5至3×ULN,任何AST)推荐剂量为56 mg/m²。
6.制备和管理
制备步骤:
· 在无菌条件下,注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USP,对每个样品瓶进行复溶。
· 使用无菌注射器将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USP缓慢注入,至少持续1分钟,将溶液流引导到样品瓶的内壁上。
· 请勿将0.9%氯化钠注射液USP直接注射到冻干粉上,因为这会导致起泡。
· 注射完成后,让样品瓶静置至少5分钟,以确保冻干粉正确润湿。
· 轻轻旋转和/或缓慢倒置样品瓶至少2分钟,直到任何粉末完全溶解。避免摇晃样品瓶,以防止产生泡沫。
· 如果出现泡沫或结块,让悬浮液静置至少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如果一小时后出现泡沫或结块,请勿使用重组的悬浮液。
管理:静脉注射重组的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混悬液30分钟以上。
7. 稳定性
· 重组后的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应在2°C至8°C冷藏,最多可存放6小时。输液袋中的混悬液应在2°C至8°C冷藏,并在9小时内使用。

1.口腔炎: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少剂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2.骨髓抑制:根据临床指征在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治疗之前和期间监测血细胞计数。根据严重程度停止、以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3.感染:可能由免疫抑制引起。监测感染的体征和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4.低钾血症和高血糖:在开始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之前并根据临床指征监测血清钾和葡萄糖。停止,以减量恢复,或根据严重程度永久停药。
5.ILD/非感染性肺炎:监测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或放射学变化。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少剂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6.出血:监测体征和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停止、减量恢复或永久停药。
7.超敏反应:在每次 西莫罗司白蛋白结合颗粒 输注期间和之后监测超敏反应。在完成第一次输注后监测至少 2 小时,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每次后续输注。根据严重程度降低速率、中断输注或永久停药。
8.胚胎-胎儿毒性:可造成胎儿伤害。告知患者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9.男性不育症:可能会出现无精子症或少精症。
10.免疫接种:避免接种活疫苗。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