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埃罗妥珠单抗注射液、Empliciti、Elotuzumab

药品规格:300 mg、400 mg

生产厂家: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功能主治:
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功能主治为:用于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既往接受过一到三种药物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埃罗妥珠单抗全.jpeg

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注射液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埃罗妥珠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Empliciti®
·英文名称:Elotuzumab
·规格:300 mg、400 mg
·性状:白色至灰白色冻干粉
·成分:活性成分:埃罗妥珠单抗
非活性成分:柠檬酸一水合物、聚山梨酯 80、柠檬酸钠、蔗糖
·储存条件:将 埃罗妥珠单抗冷藏在2°C 至 8°C 下。将埃罗妥珠单抗存放在原包装中,直至使用前,避免避光。请勿冷冻或摇晃。
·有效期:24个月

【适应症】
埃罗妥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它有两种联合用药方案:
• 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至3次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 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用法用量】
一、推荐剂量与给药方案:
1.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
• 埃罗妥珠单抗剂量为10 mg/kg,前两个周期(28天周期)每周静脉内给药,此后每2周一次。
• 地塞米松在埃罗妥珠单抗输注前后分别口服和静脉注射。
• 来那度胺口服,第1至21天。
2.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
• 埃罗妥珠单抗剂量前两个周期为10 mg/kg,每周静脉内给药;从第3周期开始,每4周静脉注射20 mg/kg。
• 地塞米松剂量根据年龄调整,75岁及以下患者与75岁以上患者剂量不同。
• 泊马度胺口服,第1至21天。
3.术前用药:在每次埃罗妥珠单抗输注前,需进行地塞米松、H1阻滞剂、H2阻滞剂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预给药,以预防输注反应。
4.输注速率:
• 埃罗妥珠单抗输注以每分钟0.5 mL的速率开始,根据无输注反应的情况逐步增加,最大输注速率不超过每分钟5 mL。
• 10 mg/kg和20 mg/kg剂量的输注速率调整方案有所不同。
5.剂量修改:
• 如发生输注反应,需中断输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输注反应消退后,可重新开始输注,并根据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率。
• 地塞米松、泊马度胺和来那度胺的剂量修改按各自处方信息执行。
6.药物准备与输注:
• 埃罗妥珠单抗需用无菌注射用水重构,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 使用自动输液泵进行输注,确保无菌、无热原、低蛋白结合过滤器的使用。
• 重构后的埃罗妥珠单抗溶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如不立即使用,可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并避光保存。

【不良反应】
一、主要不良反应
埃罗妥珠单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可能引发以下主要不良反应:
• 输注反应:包括发热、发冷、高血压等症状。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输液反应而中断或停止治疗。预防措施包括输液前给予预处理药物。
• 感染:患者使用埃罗妥珠单抗后感染风险增加,包括3至4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应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可能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应定期监测。
• 肝毒性:可能导致肝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酶,必要时停止治疗。
二、临床试验中的其他不良反应
1.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ELOQUENT-2试验)
•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疲劳、腹泻、发热、便秘、咳嗽、周围神经病变、鼻咽炎等。
• 实验室异常:淋巴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等。
• 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2.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ELOQUENT-3试验)
•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便秘、高血糖、肺炎、腹泻等。
• 实验室异常:淋巴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血症等。
• 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心率变化等。
三、免疫原性
• 埃罗妥珠单抗存在潜在的免疫原性,即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抗产物抗体。在临床试验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抗产物抗体阳性,但大多数抗体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消退。中和抗体的存在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禁忌】
• 没有。

【注意事项】
1. 输液反应
• 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发冷、高血压等。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输液反应而中断或停止治疗。
• 输液前应给予地塞米松、抗组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预处理药物。
• 若发生2级或更高级别的输液反应,应立即中断输注并采取适当药物治疗。
2. 感染风险
• 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包括3至4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感染而停药。
• 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并及时治疗。
3.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 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可能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侵袭性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应定期监测患者是否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4. 肝毒性
• 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导致肝酶升高,与肝毒性一致。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肝毒性而停药,但也有部分患者能够继续治疗。
• 应定期监测肝酶,若肝酶3级或更高升高时,应停止埃罗妥珠单抗治疗。
5. 干扰完全响应的确定
• 埃罗妥珠单抗作为一种人源化IgG κ单克隆抗体,可能干扰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测定的结果。
• 这种干扰可能影响IgG κ骨髓瘤蛋白患者完全缓解的确定,以及复发的监测。
• 在进行这些检测时,应考虑埃罗妥珠单抗的干扰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孕妇:阿伐替尼常与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对胎儿有害,孕妇需避免使用。
• 哺乳期:治疗期间建议不要母乳喂养,以避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反应。
• 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和女性: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需在治疗前进行妊娠试验,并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采取避孕措施。男性患者也需采取避孕措施,避免献血或捐献精子。
二、儿童
·尚未确定阿伐替尼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建议使用。
三、老年人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密切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
· 埃罗妥珠单抗与来那度胺、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的相互作用信息请参阅它们各自的处方信息,通常在联合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2.实验室测试干扰:
· 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干扰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SPEP)和免疫固定测定(IFE)。特别是在使用IgG κ骨髓瘤蛋白的患者中,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导致SPEP中早期γ区的小峰或IgGκ峰的出现。
· 这种干扰可能影响完全缓解的判断,并对复发的监测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其他类型的骨髓瘤蛋白(如IgA、IgM、IgD)存在的患者中。

【临床数据】
1.ELOQUENT-2 研究(NCT01239797):
这是一项针对既往接受过1至3次治疗并出现疾病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随机、开放标签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E-Ld组)或仅来那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Ld组)。
· 主要发现:E-Ld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中位PFS为19.4个月,而Ld组为14.9个月。E-Ld组的1年和2年PFS率分别为68%和41%,而Ld组分别为57%和27%。此外,E-Ld组的总生存期(OS)也显著延长,中位OS为48.3个月,而Ld组为39.6个月。
· 缓解情况:E-Ld组的总体缓解率(ORR)为78.5%,显著高于Ld组的65.5%。完全缓解(CR+sCR)率在E-Ld组为4.4%,而在Ld组为7.4%。
2.ELOQUENT-3 研究(NCT02654132)
这是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随机、开放标签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Elotuzumab联合泊马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E-Pd组)或仅泊马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Pd组)。
· 主要发现:E-Pd组患者的PFS显著延长,中位PFS为10.25个月,而Pd组为4.67个月。E-Pd组的OS也更长,尽管具体数值在总结时未给出详细数据,但指出与Pd组相比,E-Pd组患者的OS更长。
· 缓解情况:E-Pd组的ORR为53.3%,显著高于Pd组的26.3%。E-Pd组的CR+sCR率为8.3%,而Pd组为1.8%。

【药代动力学】
一、非线性药代动力学
· 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在体内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意味着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浓度增加的比例不是线性的,而是由于靶标介导的清除率导致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大于剂量增加的比例。
二、稳态谷浓度
· 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时,推荐的10 mg/kg 埃罗妥珠单抗方案会导致稳态谷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194 μg/mL。
· 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时,推荐的埃罗妥珠单抗方案会导致稳态谷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124 μg/mL。
三、消除
· 埃罗妥珠单抗的清除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 当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或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给药时,大约97%的最大稳态浓度将在约80天(几何平均值)内被消除。
四、特定人群
· 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基线乳酸脱氢酶水平、白蛋白水平、肾功能损害程度(包括终末期肾病伴或不伴血液透析)以及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埃罗妥珠单抗的药代动力学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 对于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清楚。
· 埃罗妥珠单抗的清除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这支持了基于体重的剂量调整。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埃罗妥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它有两种联合用药方案:
• 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至3次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 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一、主要不良反应
埃罗妥珠单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可能引发以下主要不良反应:
• 输注反应:包括发热、发冷、高血压等症状。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输液反应而中断或停止治疗。预防措施包括输液前给予预处理药物。
• 感染:患者使用埃罗妥珠单抗后感染风险增加,包括3至4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应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可能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应定期监测。
• 肝毒性:可能导致肝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酶,必要时停止治疗。
二、临床试验中的其他不良反应
1.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ELOQUENT-2试验)
•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疲劳、腹泻、发热、便秘、咳嗽、周围神经病变、鼻咽炎等。
• 实验室异常:淋巴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等。
• 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2.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ELOQUENT-3试验)
•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便秘、高血糖、肺炎、腹泻等。
• 实验室异常:淋巴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血症等。
• 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心率变化等。
三、免疫原性
• 埃罗妥珠单抗存在潜在的免疫原性,即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抗产物抗体。在临床试验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抗产物抗体阳性,但大多数抗体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消退。中和抗体的存在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一、推荐剂量与给药方案:
1.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
• 埃罗妥珠单抗剂量为10 mg/kg,前两个周期(28天周期)每周静脉内给药,此后每2周一次。
• 地塞米松在埃罗妥珠单抗输注前后分别口服和静脉注射。
• 来那度胺口服,第1至21天。
2.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
• 埃罗妥珠单抗剂量前两个周期为10 mg/kg,每周静脉内给药;从第3周期开始,每4周静脉注射20 mg/kg。
• 地塞米松剂量根据年龄调整,75岁及以下患者与75岁以上患者剂量不同。
• 泊马度胺口服,第1至21天。
3.术前用药:在每次埃罗妥珠单抗输注前,需进行地塞米松、H1阻滞剂、H2阻滞剂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预给药,以预防输注反应。
4.输注速率:
• 埃罗妥珠单抗输注以每分钟0.5 mL的速率开始,根据无输注反应的情况逐步增加,最大输注速率不超过每分钟5 mL。
• 10 mg/kg和20 mg/kg剂量的输注速率调整方案有所不同。
5.剂量修改:
• 如发生输注反应,需中断输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输注反应消退后,可重新开始输注,并根据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率。
• 地塞米松、泊马度胺和来那度胺的剂量修改按各自处方信息执行。
6.药物准备与输注:
• 埃罗妥珠单抗需用无菌注射用水重构,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 使用自动输液泵进行输注,确保无菌、无热原、低蛋白结合过滤器的使用。
• 重构后的埃罗妥珠单抗溶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如不立即使用,可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并避光保存。

1. 输液反应
• 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发冷、高血压等。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输液反应而中断或停止治疗。
• 输液前应给予地塞米松、抗组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预处理药物。
• 若发生2级或更高级别的输液反应,应立即中断输注并采取适当药物治疗。
2. 感染风险
• 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包括3至4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感染而停药。
• 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并及时治疗。
3.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 使用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可能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侵袭性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应定期监测患者是否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4. 肝毒性
• 埃罗妥珠单抗可能导致肝酶升高,与肝毒性一致。
• 在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因肝毒性而停药,但也有部分患者能够继续治疗。
• 应定期监测肝酶,若肝酶3级或更高升高时,应停止埃罗妥珠单抗治疗。
5. 干扰完全响应的确定
• 埃罗妥珠单抗作为一种人源化IgG κ单克隆抗体,可能干扰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测定的结果。
• 这种干扰可能影响IgG κ骨髓瘤蛋白患者完全缓解的确定,以及复发的监测。
• 在进行这些检测时,应考虑埃罗妥珠单抗的干扰作用。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