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西罗莫司(OGSIVEO)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替西罗莫司(OGSIVEO)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替西罗莫司注射液、OGSIVEO、Temsirolimus

药品规格:25mg/mL

生产厂家:美国辉瑞等

功能主治:
替西罗莫司(OGSIVEO)功能主治为:用于治疗需要全身治疗的进行性硬纤维瘤成年患者。


替西罗莫司(OGSIVEO)注射液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替西罗莫司注射液
·商品名称:OGSIVEO
·英文名称:Temsirolimus
·规格: 25mg/mL
·性状:透明、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溶液
·成分:活性成分:替西罗莫司
     辅料:无水柠檬酸、酒精类、丙二醇、丁基羟基茴香醚、丁基化羟基甲苯
·储存条件:替西罗莫司注射液需在2-8°C(36-46°F)避光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适应症】
·  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25mg,每周一次,静脉输注30-60分钟。
2.术前用药:建议在输注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50mg)。
3.剂量调整: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00/mm³或血小板计数<75,000/mm³:暂停用药,直至毒性降至2级或更低,然后以减少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 轻度肝功能损害:剂量减少至15mg/周。
· CYP3A4抑制剂: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剂量减少至12.5mg/周。
· CYP3A4诱导剂: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剂量增加至50mg/周。
4.准备说明:
· 替西罗莫司注射液需用提供的稀释剂稀释,再用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一步稀释。
· 稀释后的溶液需在6小时内完成输注。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30%):皮疹、虚弱、粘膜炎、恶心、水肿、厌食。
2.常见实验室异常(≥30%):贫血、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酐升高、淋巴细胞减少、低磷血症、血小板减少、AST升高、白细胞减少。

【禁忌】
· 对替西罗莫司或其代谢物、聚山梨酯80或托利塞尔(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推荐使用。
· 胆红素>1.5xULN患者。

【注意事项】
1.超敏反应/输注反应:可能在首次输注早期发生,需监测患者并准备抗组胺药。
2.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减少剂量。
3.高血糖和高脂血症:需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
4.免疫抑制:可能导致感染,需密切监测。
5.间质性肺病(ILD):需监测症状或影像学变化。
6.肠穿孔:需及时评估相关症状。
7.肾功能衰竭:需监测肾功能。
8.伤口愈合异常:围手术期需谨慎使用。
9.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需监测尿蛋白。
10.活疫苗:避免使用活疫苗及与接种活疫苗的人密切接触。
11.胚胎-胎儿毒性:告知患者潜在风险,建议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12.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某些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孕妇:告知患者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 哺乳:建议不要母乳喂养。
二、儿童
· 不推荐使用。
三、老年人
· 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 替西罗莫司与强CYP3A4诱导剂(如地塞米松、苯妥英钠等)合用时,可能导致替西罗莫司暴露量降低,需调整剂量。
· 替西罗莫司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钙通道阻滞剂(CCB)合用时,可能增加血管性水肿的风险。

【临床数据】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类型:3期、多中心、三臂、随机、开放标签研究。
2.研究对象: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组织学)。
3.研究目的:比较接受IFN-α的患者与接受替西罗莫司注射或替西罗莫司注射加IFN-α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4.预后危险因素:患者有6个预选预后危险因素中的3个或更多,包括从初始肾细胞癌诊断到随机分组不到一年、Karnofsky体能状态为60或70、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下限、校正钙大于10 mg/dL、乳酸脱氢酶>正常上限的1.5倍、多个转移器官部位。
5.分层与随机分配:在三个地理区域内对患者既往肾切除术状态进行分层,并随机分配(1:1:1)接受单独IFN-α(n=207)、单独接受替西罗莫司注射(每周25mg;n=209)或联合组(n=210)。
二、研究人群
· 中期分析的ITT人群:626名患者。
· 人口统计学:三个治疗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和种族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组的平均年龄为59岁(范围23-86岁),69%为男性,31%为女性。种族分布为91%白人、4%黑人、2%亚裔和3%其他族裔。67%的患者有肾切除术史。
三、治疗持续时间
· 替西罗莫司注射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7周(范围1-126周)。
· IFN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8周(范围1-124周)。
四、疗效结果
1.总生存期(OS):
· 替西罗莫司注射组:中位OS为10.9个月(95% CI:8.6, 12.7)。
· IFN-α组:中位OS为7.3个月(95% CI:6.1, 8.8)。
· P值:0.0078(统计显著)。
· 风险比:0.73(95% CI:0.58, 0.92)。
2.无进展生存期(PFS):
· 替西罗莫司注射组:中位PFS为5.5个月(95% CI:3.9, 7.0)。
· IFN-α组:中位PFS为3.1个月(95% CI:2.2, 3.8)。
· P值:0.0001(统计显著)。
· 风险比:0.66(95% CI:0.53, 0.81)。
3.客观缓解率(ORR):
· 替西罗莫司注射组:8.6%(95% CI:4.8, 12.4)。
· IFN-α组:4.8%(95% CI:1.9, 7.8)。
· P值:0.1232(未达到统计显著性)。
五、结论
· 总生存期(OS):替西罗莫司注射25mg组的OS显著优于IFN-α组,中位OS延长了3.6个月(10.9个月 vs 7.3个月),风险比为0.73。
· 无进展生存期(PFS):替西罗莫司注射25mg组的PFS显著优于IFN-α组,中位PFS延长了2.4个月(5.5个月 vs 3.1个月),风险比为0.66。
· 客观缓解率(ORR):替西罗莫司注射25mg组的ORR为8.6%,略高于IFN-α组的4.8%,但未达到统计显著性。

【药代动力学】
一、吸收
· 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血液,药物暴露量随剂量增加,但增长速度较慢。
二、分布
· 在体内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血液中。
三、代谢
·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生成西罗莫司等代谢物。
四、消除
· 主要通过粪便排出,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半衰期较长。
五、消除
· 替西罗莫司是P-糖蛋白(Pgp)的底物,与抑制Pgp的药物合用时,替西罗莫司的浓度可能会增加。
· 替西罗莫司也抑制人Pgp,与作为Pgp底物的药物合用时,底物药物的浓度可能会增加。
六、特定人群
· 药物效果不受年龄或性别显著影响。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1.常见不良反应(≥30%):皮疹、虚弱、粘膜炎、恶心、水肿、厌食。
2.常见实验室异常(≥30%):贫血、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酐升高、淋巴细胞减少、低磷血症、血小板减少、AST升高、白细胞减少。

1.推荐剂量:25mg,每周一次,静脉输注30-60分钟。
2.术前用药:建议在输注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50mg)。
3.剂量调整: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00/mm³或血小板计数<75,000/mm³:暂停用药,直至毒性降至2级或更低,然后以减少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 轻度肝功能损害:剂量减少至15mg/周。
· CYP3A4抑制剂: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剂量减少至12.5mg/周。
· CYP3A4诱导剂: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剂量增加至50mg/周。
4.准备说明:
· 替西罗莫司注射液需用提供的稀释剂稀释,再用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一步稀释。
· 稀释后的溶液需在6小时内完成输注。

1.超敏反应/输注反应:可能在首次输注早期发生,需监测患者并准备抗组胺药。
2.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减少剂量。
3.高血糖和高脂血症:需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
4.免疫抑制:可能导致感染,需密切监测。
5.间质性肺病(ILD):需监测症状或影像学变化。
6.肠穿孔:需及时评估相关症状。
7.肾功能衰竭:需监测肾功能。
8.伤口愈合异常:围手术期需谨慎使用。
9.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需监测尿蛋白。
10.活疫苗:避免使用活疫苗及与接种活疫苗的人密切接触。
11.胚胎-胎儿毒性:告知患者潜在风险,建议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12.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某些不良反应。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