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厄替尼详细说明书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深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至淡黄色。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具有丰富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本品治疗前,首先需要明确EGFR T790M突变状态。应采用经批准的检测方法确定存在EGFR T790M突变(详见【注意事项】)。
剂量及给药方法:
本品推荐剂量为200 mg,每天一次口服使用,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性。
建议每天大致同一时间服用,整片吞服,并用一整杯水送服,不要咀嚼或压碎。如果漏服本品1次,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大于12小时,则应补服本品。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用药或减量。如果需要减量,则剂量应减至100 mg,每天一次。
特殊人群:
无需因为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和吸烟状态对剂量进行调整。
·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慎用本品(见【临床药理】)。
·肾功能损害: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患有重度或终末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本品(见【临床药理】)。
【不良反应】
·未发生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EGFR-TKI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瑞厄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转氨酶升高等,多数 为1-2级,仅4.8%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总体耐受性良好。
·QT间期延长(6.3%)、心肌收缩力改变(0.2%)、眼部疾病(2.1%)等第三代EGFR-TKI关注的重要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间质性肺病发生。
【用药禁忌】暂无。
【注意事项】
1 用前检测:
·通过肿瘤组织或血浆ctDNA检测后,如果EGFR T790M突变状态为阳性,则提示可使用本品治疗(如果使用的是血浆ctDNA检测,且结果为阴性,由于血浆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建议进行肿瘤组织检测)
· 本品临床研究中排除了心脏节律或传导方面有临床显著异常的患者(如QTcF间期>470ms)。患有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
2 密切监测:
·对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CTCAE≥3级)的患者,医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肌酸磷酸激酶、肌红蛋白、肾功能(如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蛋白)、体温及血钾,建议每周检测一次
·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异常或使用已知能够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接受心电图或电解质的监测
·对于有已知心血管风险及存在可能影响LVEF情况的患者及本品治疗期间出现心脏事件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需要考虑监测心脏功能,包括在基线和服药期间测定LVEF。
3 剂量调整:
·对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CTCAE≥3级)的患者,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至少两次独立心电图检测提示QTc间期>500ms的患者应进行剂量调整
4 停药
·QT间期延长合并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需永久停用本品: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
·对于用药过程中出现肺部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或发热等)急性发作和/或不明原因加重的患者,应排除ILD。在查找病因期间,应暂停使用本品。如果确诊为ILD,则应永久停用本品,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5 其他
·瑞厄替尼与下列药物合用有可能增加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或肌肉症状的风险,包括具有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CYP3A4酶强抑制剂类药物(如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伊曲康唑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和洛匹那韦等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瑞厄替尼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影响的研究尚未开展。由于可能出现乏力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驾驶或操作机器应谨慎。
本品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未发生非预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EGFR-TKI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瑞厄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转氨酶升高等,多数 为1-2级,仅4.8%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总体耐受性良好。
·QT间期延长(6.3%)、心肌收缩力改变(0.2%)、眼部疾病(2.1%)等第三代EGFR-TKI关注的重要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间质性肺病发生。
本品应在具有丰富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本品治疗前,首先需要明确EGFR T790M突变状态。应采用经批准的检测方法确定存在EGFR T790M突变(详见【注意事项】)。
剂量及给药方法:
本品推荐剂量为200 mg,每天一次口服使用,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性。
建议每天大致同一时间服用,整片吞服,并用一整杯水送服,不要咀嚼或压碎。如果漏服本品1次,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大于12小时,则应补服本品。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用药或减量。如果需要减量,则剂量应减至100 mg,每天一次。
特殊人群:
无需因为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和吸烟状态对剂量进行调整。
·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慎用本品(见【临床药理】)。
·肾功能损害: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患有重度或终末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本品(见【临床药理】)。
1 用前检测:
·通过肿瘤组织或血浆ctDNA检测后,如果EGFR T790M突变状态为阳性,则提示可使用本品治疗(如果使用的是血浆ctDNA检测,且结果为阴性,由于血浆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建议进行肿瘤组织检测)
· 本品临床研究中排除了心脏节律或传导方面有临床显著异常的患者(如QTcF间期>470ms)。患有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
2 密切监测:
·对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CTCAE≥3级)的患者,医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肌酸磷酸激酶、肌红蛋白、肾功能(如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蛋白)、体温及血钾,建议每周检测一次
·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异常或使用已知能够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接受心电图或电解质的监测
·对于有已知心血管风险及存在可能影响LVEF情况的患者及本品治疗期间出现心脏事件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需要考虑监测心脏功能,包括在基线和服药期间测定LVEF。
3 剂量调整:
·对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CTCAE≥3级)的患者,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至少两次独立心电图检测提示QTc间期>500ms的患者应进行剂量调整
4 停药
·QT间期延长合并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需永久停用本品: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
·对于用药过程中出现肺部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或发热等)急性发作和/或不明原因加重的患者,应排除ILD。在查找病因期间,应暂停使用本品。如果确诊为ILD,则应永久停用本品,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5 其他
·瑞厄替尼与下列药物合用有可能增加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或肌肉症状的风险,包括具有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CYP3A4酶强抑制剂类药物(如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伊曲康唑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和洛匹那韦等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瑞厄替尼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影响的研究尚未开展。由于可能出现乏力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驾驶或操作机器应谨慎。
相关药品
更多-
吉非替尼(易瑞沙)中文说明书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03年首次在日本上市,随后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批准,用于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奈达铂(奥先达)中文说明书
适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等实体瘤,全球特效药用药指导,提供各种靶向药最新资讯,为患者提供经济实惠的海外新特药靶向药咨询服务。...
-
阿来替尼(安圣莎)中文说明书
阿来替尼(Alec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口服靶向药物。它通过抑制ALK蛋白的活性,阻止ALK阳性的肺癌细胞生长和扩散。阿来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ALK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艾瑞利)中文说明书
瑞利,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通过特异性结合PD-L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2023年3月,该药品在国内获批上市,获批适应症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健择)中文说明书
盐酸吉西他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它通过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核苷酸还原酶并干扰DNA合成,同时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导致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
-
曲美替尼(迈吉宁)中文说明书
曲美替尼(Trametinib)是一种MEK抑制剂,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特别是携带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黑色素瘤。它通过抑制MEK1和MEK2激酶,干扰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