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中文说明书

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维布妥昔单抗、本妥昔单抗、布妥昔单抗、安适利、Adcetris、Brentuximab

药品规格:每瓶含有维布妥昔单抗50 mg。

生产厂家:美国 Seattle Genetics、日本武田制药、BSP Pharmaceuticals S.p.A

功能主治:
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等CD30阳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
·商品名称:本妥昔单抗、布妥昔单抗、安适利、Adcetris
·英文名称:Brentuximab Vedotin for Injection
·规格:每瓶含有维布妥昔单抗50 mg。
     复溶后,每毫升溶液中含有 5 mg 维布妥昔单抗。
     本品为注射用溶液浓缩粉末。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块状或粉末。
·成分:活性成分:维布妥昔单抗。
     非活性成分:柠檬酸一水合物;柠檬酸钠二水合物;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聚山梨酯 80。
·储存条件:2 ~ 8˚C避光保存,不可冷冻。并将药瓶保存于原包装盒中,避光。
在复溶/稀释后,应立即使用本品。若不能及时使用,应将复溶/稀释后的溶液保存于2°C ~ 8°C,最长可保存24个小时
·有效期:48个月

【适应症】
· 本品为靶向 CD30 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适用于治疗以下 CD30 阳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 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
· 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 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
 
【用法用量】
一、推荐剂量
本妥昔单抗(安适利)的推荐剂量为1.8毫克/公斤体重,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3周一次。
二、剂量调整与特殊患者处理
· 患者体重大于100公斤:对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患者,剂量应按100公斤计算。
· 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与成年患者的给药建议相同。
· 儿童患者: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明确。
三、给药注意事项
· 输注时间:每次静脉输注需持续30分钟以上。
· 给药途径:只能通过专门的静脉通路给药,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 配置与使用:使用前需进行复溶和稀释,复溶后的溶液应立即使用。
四、治疗周期
· 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应至少接受8个周期,至多16个周期(约1年)的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 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患者应接受至多16个周期的治疗。
五、监测与管理
· 治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终止治疗。
· 简而言之,本妥昔单抗(安适利)的用量为每3周按体重1.8毫克/公斤静脉输注,需注意输注时间、途径及配置,并根据患者类型和治疗反应调整治疗周期和剂量。
六、复溶说明
· 每瓶单次必须使用 10.5 ml 注射用水复溶,终浓度为 5 mg/ml。每瓶过量灌装 10%,每瓶维布妥昔单抗含量为 55 mg,总复溶体积为 11 ml。
1.沿瓶壁加入液体,不得直接加注于药品块状物或粉末上。
2.轻轻旋转药瓶直至复溶。不得振摇。
3.药瓶中的复溶液体应为澄清至微乳光的无色溶液,pH 终值为 6.6。
4.应视觉检查复溶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外来颗粒物质和/或变色。如果观察到任何变色或颗粒物质,应丢弃药品。
5.复溶后,应立即稀释至输液袋中。如未立即稀释,则将溶液储存于 2 ~ 8℃下,并于复溶后 24 小时内使用。不可冷冻。

【不良反应】
1.血液及淋巴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2.神经系统: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周围运动神经病变。
3.全身性疾病:疲劳、发热、寒战。
4.胃肠道:恶心、腹泻、呕吐、腹痛。
5.皮肤及皮下组织:皮疹、瘙痒、脱发。
6.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7.其他:呼吸困难(少数)、关节疼痛、肌痛等。

【禁忌】
· 对本品活性成分维布妥昔单抗或其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 由于肺毒性,维布妥昔单抗不可与博来霉素合并使用。

【注意事项】
一、主要注意事项
1. 神经病变:可能引起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累积效应。手脚感觉异常时,请及时告知医生。
2. 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和输液相关反应,严重时需立即停药。输液时如有不适,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3. 血液毒性: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贫血。请定期检查血常规,并遵医嘱调整治疗。
4. 感染风险:增加严重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如有感染症状,请及时就医。
5. 肾/肝损害:重度肾/肝损害患者应避免使用。肾功能/肝功能严重受损者,请与医生讨论替代方案。
6. 肝毒性: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请定期检查肝功能,并遵医嘱处理。
7. 脑病风险:可能导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出现脑部异常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8. 肺毒性:可能引起非感染性肺毒性事件。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9. 皮肤反应:可能发生严重皮肤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症(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如有皮肤异常症状,请立即就医。
10. 胃肠道问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如有胃肠道不适,请及时就医。
11. 高血糖:可能引发高血糖事件。请定期检查血糖,并遵医嘱处理。
12. 胎儿毒性:对胎儿有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需避孕。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内,请避免怀孕。
二、患者易懂执行建议总结
1.定期检查:请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2.及时沟通: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如手脚感觉异常、咳嗽、呼吸困难、皮肤问题等,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3.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症状调整治疗方案,请务必遵循医嘱执行。
4.注意避孕: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内,请采取有效避孕措施,避免怀孕。
三、总结
在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务必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同时,注意采取避孕措施,避免治疗期间怀孕。

【特殊人群用药】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孕妇:在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 6 个月内,育龄期妇女应采用两种有效的避孕方法。
· 哺乳期妇女:如需哺乳,与医生讨论选择停药或停止母乳喂养。
二、儿童
· 儿童使用维布妥昔单抗需特别谨慎,务必遵医嘱。
三、老年人
· 定期检查肾功能,确保治疗安全。
四、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与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是否适合使用维布妥昔单抗。
· 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选择其他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1. 强效CYP3A4和P-gp抑制剂(如酮康唑)
· 相互作用描述:提高抗微管药物MMAE暴露量,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
· 患者易懂执行建议:若您正在使用酮康唑等强效CYP3A4和P-gp抑制剂,请务必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调整维布妥昔单抗的剂量,或增加对您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监测频率。
2. 强效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
· 相互作用描述:对维布妥昔单抗血浆暴露量无影响,但可能降低MMAE代谢物浓度。
· 患者易懂执行建议:若您正在使用利福平等强效CYP3A4诱导剂,请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其他药物的使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CYP3A4底物(如咪达唑仑)
· 相互作用描述:对咪达唑仑代谢无影响,预计不影响经CYP3A4酶代谢药物暴露量。
· 患者易懂执行建议:若您正在使用咪达唑仑等经CYP3A4酶代谢的药物,请正常使用,并严格遵医嘱执行。
【临床数据】
一、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研究
1.SG035-0003研究
· 患者特征:102例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中位年龄31岁,男女比例接近,多数患者ECOG状态为1,全部患者既往接受过ASCT和化疗,且疾病表达CD30。
· 疗效:客观缓解率(ORR)75%,完全缓解率(CR)33%,中位总生存期(OS)40.5个月,5年OS率41%。
· 缓解持续时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6.7个月(ORR),27.9个月(CR)。
· 特殊人群:约64%患者PFS高于最近一次既往治疗,77%基线B症状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2.C25007研究
· 患者特征:60例不适合SCT或多药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
· 疗效:ITT人群ORR 50%,CR率12%,PR率38%。
· 后续治疗:47%患者接受后续SCT。
· 特殊人群:接受>1次既往癌症相关治疗的患者ORR 51%。
二、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研究(SG035-0004)
· 患者特征:58例复发或难治性sALCL患者,中位年龄52岁,男女比例接近,多数患者ECOG状态为1,部分患者既往接受过ASCT和化疗,疾病表达CD30,多为ALK阴性。
· 疗效:ORR 86%,CR 59%,97%患者肿瘤减小,5年OS率60%。
· 缓解持续时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13.2个月(ORR),26.3个月(CR)。
· 特殊人群:约69%患者PFS长于最近一次既往治疗,82%基线B症状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三、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研究(C25001)
· 患者特征:131例既往经系统治疗的pcALCL或MF患者,随机分配至维布妥昔单抗组或医生选择治疗组。
· 疗效:维布妥昔单抗组ORR4 56.3%,显著高于对照组12.5%;CR率15.6%,显著高于对照组1.6%;中位PFS 16.7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5个月。
· 特殊人群:在CD30表达率为1%至9%的MF患者中,仍有31%达到ORR4。
总结
维布妥昔单抗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或蕈样真菌病患者中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对于复发或难治性患者,维布妥昔单抗能够提供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维布妥昔单抗在多数患者中能够缓解基线B症状,且对于不同疾病阶段和既往治疗情况的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因此,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能够为这些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药代动力学】
一、基本信息
· 给药方式:静脉输注
二、吸收与生物利用度
· ADC(抗体偶联药物)在输注结束时达到最高浓度。
· 血清浓度呈多指数递减,半衰期约4-6天。
· 暴露量与剂量成正比,多次给药后无累积。
· 主要代谢产物为MMAE,单次给药后其Cmax、AUC和Tmax有特定数值,多次给药后暴露量降低。
三、分布
· MMAE与人血清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8-82%。
· ADC的平均稳态分布容积为6-10L。
· MMAE的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7.37L和36.4L。
四、代谢
· ADC作为蛋白质被分解。
· MMAE代谢比例小,主要代谢途径为CYP3A4/5氧化。
· MMAE不抑制其他同工酶,也无诱导作用。
五、排泄
· ADC通过分解作用消除,半衰期约4-6天。
· MMAE消除受ADC释放率限制,半衰期约3-4天。
· 约24%给药总剂量的MMAE在1周内由尿液和粪便回收,其中72%通过粪便回收。
六、特殊人群
· 血清白蛋白浓度:低白蛋白血症患者MMAE清除率降低。
· 肝损害:肝损害患者MMAE暴露量增加约2.3倍。
· 肾损害:重度肾损害患者MMAE暴露量增加约1.9倍。
· 老年患者:年龄对药代动力学影响不显著。

· 本品为靶向 CD30 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适用于治疗以下 CD30 阳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 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
· 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 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

1.血液及淋巴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2.神经系统: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周围运动神经病变。
3.全身性疾病:疲劳、发热、寒战。
4.胃肠道:恶心、腹泻、呕吐、腹痛。
5.皮肤及皮下组织:皮疹、瘙痒、脱发。
6.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7.其他:呼吸困难(少数)、关节疼痛、肌痛等。

一、推荐剂量
本妥昔单抗(安适利)的推荐剂量为1.8毫克/公斤体重,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3周一次。
二、剂量调整与特殊患者处理
· 患者体重大于100公斤:对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患者,剂量应按100公斤计算。
· 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与成年患者的给药建议相同。
· 儿童患者: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明确。
三、给药注意事项
· 输注时间:每次静脉输注需持续30分钟以上。
· 给药途径:只能通过专门的静脉通路给药,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 配置与使用:使用前需进行复溶和稀释,复溶后的溶液应立即使用。
四、治疗周期
· 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应至少接受8个周期,至多16个周期(约1年)的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 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患者应接受至多16个周期的治疗。
五、监测与管理
· 治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终止治疗。
· 简而言之,本妥昔单抗(安适利)的用量为每3周按体重1.8毫克/公斤静脉输注,需注意输注时间、途径及配置,并根据患者类型和治疗反应调整治疗周期和剂量。
六、复溶说明
· 每瓶单次必须使用 10.5 ml 注射用水复溶,终浓度为 5 mg/ml。每瓶过量灌装 10%,每瓶维布妥昔单抗含量为 55 mg,总复溶体积为 11 ml。
1.沿瓶壁加入液体,不得直接加注于药品块状物或粉末上。
2.轻轻旋转药瓶直至复溶。不得振摇。
3.药瓶中的复溶液体应为澄清至微乳光的无色溶液,pH 终值为 6.6。
4.应视觉检查复溶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外来颗粒物质和/或变色。如果观察到任何变色或颗粒物质,应丢弃药品。
5.复溶后,应立即稀释至输液袋中。如未立即稀释,则将溶液储存于 2 ~ 8℃下,并于复溶后 24 小时内使用。不可冷冻。

一、主要注意事项
1. 神经病变:可能引起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累积效应。手脚感觉异常时,请及时告知医生。
2. 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和输液相关反应,严重时需立即停药。输液时如有不适,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3. 血液毒性: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贫血。请定期检查血常规,并遵医嘱调整治疗。
4. 感染风险:增加严重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如有感染症状,请及时就医。
5. 肾/肝损害:重度肾/肝损害患者应避免使用。肾功能/肝功能严重受损者,请与医生讨论替代方案。
6. 肝毒性: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请定期检查肝功能,并遵医嘱处理。
7. 脑病风险:可能导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出现脑部异常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8. 肺毒性:可能引起非感染性肺毒性事件。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9. 皮肤反应:可能发生严重皮肤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症(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如有皮肤异常症状,请立即就医。
10. 胃肠道问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如有胃肠道不适,请及时就医。
11. 高血糖:可能引发高血糖事件。请定期检查血糖,并遵医嘱处理。
12. 胎儿毒性:对胎儿有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需避孕。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内,请避免怀孕。
二、患者易懂执行建议总结
1.定期检查:请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2.及时沟通: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如手脚感觉异常、咳嗽、呼吸困难、皮肤问题等,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3.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症状调整治疗方案,请务必遵循医嘱执行。
4.注意避孕: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内,请采取有效避孕措施,避免怀孕。
三、总结
在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务必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同时,注意采取避孕措施,避免治疗期间怀孕。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