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安得卫)中文说明书

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安得卫)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贝莫苏拜单抗

药品规格:600 mg(20 ml)/瓶。

生产厂家:正大天晴

功能主治:
肺癌

1.png

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详细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安得卫

英文名称:Benmelstobart Injection

生产厂家:正大天晴

【成份】

活性成份:贝莫苏拜单抗(通过DNA重组技术由表达贝莫苏拜单抗的中国仓鼠巢细胞(CHO)制得的重组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

辅料:组氨酸、蔗糖、聚山梨酯80(Ⅱ)、盐酸、注射用水。
【性状】

澄清至微乳光,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适应症】

本品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规格】

600 mg(20 ml)/瓶。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1、用量:

小细胞肺癌:

本品与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化疗联合治疗。本品推荐剂量为1200mg/次,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每次输注时间为60分钟,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产生不可耐受的毒性。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药。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单药治疗时的不良反应
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10%)的不良反应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贫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促甲状腺激素升高、Y-谷氨酰转移酶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发生率>1%的包括:Y-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脂肪酶升高、贫血、血胆红素升高、淀粉酶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低钠血症、血碱性磷酸酶升高、高血压、结合胆红素升高、高镁血症。

联合治疗时的不良反应
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发生率>2%的包括: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高血压、白细胞计数降低(注意:白细胞计数降低在“所有级别”和“3级及以上”中均有提及,但可能代表不同患者群体或严重程度的变化)、贫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乏力。

【禁忌】

本品禁用于对活性成分或【成份】项下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

【注意事项】

免疫相关性肺炎:监测肺炎症状和体征,疑似病例采用影像学、肺功能等检查评估。根据肺炎级别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暂停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肝炎:监测肝功能变化及肝炎体征和症状,对基线肝功能异常患者给予适当管理。根据肝炎级别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肾上腺功能不全:监测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病因。发生症状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等。

垂体炎:监测症状和体征,进行功能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发生垂体炎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糖尿病:监测血糖水平,对高血糖症患者给予相应处理,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监测重度皮肤不良反应,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监测血小板水平及出血倾向症状。根据血小板减少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用药、对症支持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监测相关症状和体征,排除感染和基础疾病相关性病因。根据结肠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监测心肌炎症状和体征,进行充分评估以确认病因。根据心肌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肌肉骨骼疾病:监测相关症状和体征。根据肌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机会性感染。

输液相关反应处理:出现输液相关反应时,根据反应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降低滴速、暂停给药、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治疗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永久停止本品治疗。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用药

尚未在妊娠女性中进行本品的临床研究。妊娠期内不建议使用本品,除非对母体的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参见【药理毒理】生殖毒性)。哺乳期用药

目前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会分泌至人乳。尚未开展旨在评估本品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或乳汁中是否含本品的研究。因为对婴儿哺乳的潜在伤害尚不明确,须停止哺乳或停止本品治疗避孕

育龄女性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生育力

尚无关于本品对于生育力潜在影响的临床数据,本品对男性和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尚不明确。

约物过量

临床试验尚未报告本品药物过量病例。如果出现药物过量,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立即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临床药理】

药效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生物分析

受体占有率(RO)是测定本品是否发挥生物学活性的一个重要的药效动力学指标,1期临床研究中每三周一次剂量为 3、10、20、30mg/kg或每三周一次的固定剂量 1200mg 晚期肿瘤患者在给药结束后直至下次给药前,各剂量组的外周血T细胞上PD-1受体占有率达均超过 75%,说明受体均达到饱和,并维持到下次给药前。

【药代动力学】

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来自于2项临床研究,共计135例患者密集采样纳入药代动力学分析。上述患者分别接受每三周一次剂量为1、3、10、20、30mg/kg或每三周一次的固定剂量1200mg的本品,非房室型分析结果显示单次给予本品后,在3mgkg至30mg/kg 剂量范围内,峰浓度(Cm)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o2ld)接近剂量线性相关性增加。101例患者多次静脉输注本品(1200mg,每三周一次),约5次给药后,药物基本达到稳态,平均蓄积比(±标准偏差)1.77±0.44。

吸收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因此生物利用迅速且完全。

分布

平均稳态分布容积(±标准偏差)为4.97±4.86L。

消除

稳态平均清除率(±标准偏差)为9.54+3.29mh,平均消除半衰期(±标准偏差)为370.49+251.80 h。

免疫原性

在接受本品1200mg每3周1次的可评价的589例患者中,35.3%(20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 ADA检测结果为阳性,进一步检测中和抗体,7.3%(43 例)为 Nab 阳性。基于现有数据,ADA未显示出对本品药代动力学特性造成显著影响,亦未显示出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临床研究】

试验概况:

类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目标:评估安罗替尼联合本品、卡铂和依托泊苷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有效性。

患者:738例未接受过治疗的广泛期SCLC患者,按1:1:1随机分组。

治疗方案:

试验组1:4周期卡铂+依托泊苷+本品+安罗替尼,后本品+安罗替尼维持。

试验组2(未详细提及数据):类似方案但维持期不含本品。

对照组:4周期卡铂+依托泊苷,后安慰剂维持。

患者基线:

大多数患者ECOG评分为1分(80.8%),少数为0分(19.2%)。

首次确诊主要为广泛期(98.5%),局限期仅占1.5%。

部分患者基线伴脑转移(9.9%)或肝转移(32.0%)。

主要结果:

试验组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至6.9个月,而对照组为4.2个月。

试验组1肿瘤复发风险显著降低6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

【贮藏】

于 2~8℃C避光保存和运输。

本品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10%)的不良反应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贫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促甲状腺激素升高、Y-谷氨酰转移酶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发生率>1%的包括:Y-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脂肪酶升高、贫血、血胆红素升高、淀粉酶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低钠血症、血碱性磷酸酶升高、高血压、结合胆红素升高、高镁血症。

联合治疗时的不良反应
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发生率>2%的包括: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高血压、白细胞计数降低(注意:白细胞计数降低在“所有级别”和“3级及以上”中均有提及,但可能代表不同患者群体或严重程度的变化)、贫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乏力。

本品应在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1、用量:

小细胞肺癌:

本品与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化疗联合治疗。本品推荐剂量为1200mg/次,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每次输注时间为60分钟,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产生不可耐受的毒性。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药。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免疫相关性肺炎:监测肺炎症状和体征,疑似病例采用影像学、肺功能等检查评估。根据肺炎级别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暂停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肝炎:监测肝功能变化及肝炎体征和症状,对基线肝功能异常患者给予适当管理。根据肝炎级别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肾上腺功能不全:监测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病因。发生症状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等。

垂体炎:监测症状和体征,进行功能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发生垂体炎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糖尿病:监测血糖水平,对高血糖症患者给予相应处理,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监测重度皮肤不良反应,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监测血小板水平及出血倾向症状。根据血小板减少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用药、对症支持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监测相关症状和体征,排除感染和基础疾病相关性病因。根据结肠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监测心肌炎症状和体征,进行充分评估以确认病因。根据心肌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免疫相关性肌肉骨骼疾病:监测相关症状和体征。根据肌炎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暂停或永久停止本品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机会性感染。

输液相关反应处理:出现输液相关反应时,根据反应级别给予相应处理,包括降低滴速、暂停给药、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治疗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永久停止本品治疗。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