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派替尼(QINLOCK)中文说明书

瑞派替尼(QINLOCK)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瑞派替尼

药品规格:50mg×90片/瓶

生产厂家:美国德破译制药(Deciphera)

功能主治:
胃肠道间质瘤

1.png

瑞派替尼,胃肠道间质瘤

瑞派替尼详细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瑞派替尼

商品名称: Qinlock

英文名称: Ripretinib

生产厂家:美国德破译制药(Deciphera)

 

规格:50mg×90片/瓶

 

1. 适应症

瑞派替尼(QINLOCK)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成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已接受过3种或以上激酶抑制剂治疗(包括伊马替尼)。

2. 用法与用量

推荐剂量:每日一次口服150 mg,随餐或空腹服用。

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

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暂停或减量(如减至100 mg/日)。

药物相互作用:

若需联用中度CYP3A诱导剂,剂量调整为150 mg每日两次,停用诱导剂14天后恢复原剂量。

漏服或呕吐处理:

漏服后8小时内可补服,超过8小时则跳过;

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3. 警告与注意事项

a患者须知:

用药时间:每日固定时间口服,整片吞服。

防晒: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避免日晒,使用防晒霜及防护衣物。

监测事项:定期检查血压、皮肤及心脏功能,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如手足红肿、呼吸困难、水肿等)。

b掌跖红肿疼痛综合征(PPES):

发生率21%,严重时需暂停或减量。

新发皮肤恶性肿瘤:

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和黑色素瘤,治疗期间需定期皮肤检查。

高血压:

治疗前控制血压,治疗中定期监测。严重高血压(≥3级)需暂停或停药。

心脏功能异常:

治疗前及治疗中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若出现≥3级心功能不全则永久停药。

伤口愈合风险:

择期手术前停药1周,重大手术后至少2周且伤口愈合后再恢复用药。

光敏反应:

避免紫外线暴露,使用防晒措施。

胚胎-胎儿毒性:

可能致胎儿畸形,育龄患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

4.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20%):脱发(52%)、疲劳(42%)、恶心(39%)、腹痛(36%)、便秘(34%)、肌痛(32%)、腹泻(28%)、食欲减退(27%)、PPES(21%)、呕吐(21%)。

实验室异常(≥4%):脂肪酶升高(7%)、血磷降低(4.9%)。

5.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可能增加瑞派替尼暴露,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CYP3A强/中度诱导剂(如利福平、依非韦伦):可能降低瑞派替尼疗效,避免联用。若必须联用中度诱导剂,需调整剂量至150 mg每日两次。

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无显著影响,可联用。

6.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禁用,可能致胎儿畸形。

哺乳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避免哺乳。

肝功能不全:轻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患者数据有限。

儿童及老年人: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明确。

7. 药代动力学

达峰时间:瑞派替尼约4小时,活性代谢物DP-5439约15.6小时。

半衰期:瑞派替尼14.8小时,DP-5439约17.8小时。

排泄:主要通过粪便(34%)排出,极少经尿液(<0.1%)。

8. 临床研究数据(INVICTUS试验)

无进展生存期(PFS):瑞派替尼组中位PFS为6.3个月,安慰剂组为1.0个月(HR=0.15)。

总生存期(OS):瑞派替尼组死亡风险降低64%(HR=0.36)。

客观缓解率(ORR):9% vs. 0%(安慰剂组)。

9.治疗效果:

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有显著改善。瑞派替尼组的中位PFS为6.3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1.9个月。这一结果表明,瑞派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

次要终点:

总生存期(OS):尽管OS数据尚不成熟,但瑞派替尼组的中位OS为15.1个月,优于安慰剂组的10.5个月。这一趋势表明,瑞派替尼可能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

客观缓解率(ORR):瑞派替尼组的ORR为4.8%,而安慰剂组为0%。这意味着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出现了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情况。

疾病控制率(DCR):瑞派替尼组的DCR为65.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42.2%。DCR反映了患者疾病稳定或缓解的比例,进一步证明了瑞派替尼在控制疾病进展方面的有效性。

 

10. 贮存条件

原包装保存,避光防潮,温度20°C–25°C(允许短时15°C–30°C)。

瑞派替尼(QINLOCK)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成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已接受过3种或以上激酶抑制剂治疗(包括伊马替尼)。

常见不良反应(≥20%):脱发(52%)、疲劳(42%)、恶心(39%)、腹痛(36%)、便秘(34%)、肌痛(32%)、腹泻(28%)、食欲减退(27%)、PPES(21%)、呕吐(21%)。

实验室异常(≥4%):脂肪酶升高(7%)、血磷降低(4.9%)。

推荐剂量:每日一次口服150 mg,随餐或空腹服用。

a患者须知:

用药时间:每日固定时间口服,整片吞服。

防晒: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避免日晒,使用防晒霜及防护衣物。

监测事项:定期检查血压、皮肤及心脏功能,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如手足红肿、呼吸困难、水肿等)。

b掌跖红肿疼痛综合征(PPES):

发生率21%,严重时需暂停或减量。

新发皮肤恶性肿瘤:

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和黑色素瘤,治疗期间需定期皮肤检查。

高血压:

治疗前控制血压,治疗中定期监测。严重高血压(≥3级)需暂停或停药。

心脏功能异常:

治疗前及治疗中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若出现≥3级心功能不全则永久停药。

伤口愈合风险:

择期手术前停药1周,重大手术后至少2周且伤口愈合后再恢复用药。

光敏反应:

避免紫外线暴露,使用防晒措施。

胚胎-胎儿毒性:

可能致胎儿畸形,育龄患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