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安尼可)中文说明书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派安普利单抗
药品规格:100mg(10mL)/瓶
生产厂家:中山康方生物
派安普利单抗详细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安尼可
英文名称:Penpulimab Injection
【生产厂家】中山康方生物
【成份】
活性成份:派安普利单抗,通过DNA重组技术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制得。
辅料:醋酸钠,冰醋酸,山梨醇,聚山梨酯80(Ⅱ)。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可略带乳光。
【适应症】
1.本品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
2.本品联合紫杉醇和卡铂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
【规格】
100mg(10mL)/瓶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本品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推荐剂量为200mg,每2周给药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给药方法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注给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稀释。输液宜在60分钟内完成,无法耐受的患者可延长至120分钟。本品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贫血。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肺部感染、发热、皮疹、骨骼肌肉疼痛、输液相关反应。
【禁忌】
对本说明书[成份]项下的活性成份和辅料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轻度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患者
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老年患者
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应用数据有限,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疹、贫血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
尚无妊娠女性使用本品的数据。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治疗。
哺乳期
目前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会经人乳分泌。以及本品对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及母乳产量的影响。
避孕
育龄女性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5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生殖力
尚未进行本品对两性生育力的研究,故本品对男性和女性生育力的影响不详。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本品在18岁以下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
【老年用药】
临床试验中没有对老年患者进行特殊剂量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尚未进行与其它药物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因为单克隆抗体不经细胞色素P450(CYP)酶或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所以合并使用的药物对这些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预期不会影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
考虑其干扰本品药效学活性可能性,应避免在开始本品治疗前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如果为了治疗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可在开始本品治疗后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中尚未报告过药物过量病例。若出现药物过量,必须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T细胞中表达的PD-1受体与其配体PD-L1和PD-L2结合,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部分肿瘤细胞的PD-1配体上调,通过这个通路信号传导可抑制激活的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在同源小鼠肿瘤模型中,阻断PD-1活性可抑制肿瘤生长。派安普利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IgG1),可与PD-1受体结合,阻断其与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断PD-1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尚未开展派安普利单抗遗传毒性研究。
生殖毒性
尚未开展派安普利单抗生殖毒性研究。
致癌性
尚未开展派安普利单抗致癌性研究。
【药代动力学】
吸收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因此生物利用迅速且完全。
分布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的平均稳态分布容积(±SD)为7.11±0.947L。
消除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派安普利单抗的平均清除率(±SD)为0.227±0.039L/天,平均消除半衰期(±SD)为24.2±3.21天。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
儿童与青少年
本品尚无儿童与青少年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
肾损害
本品尚未开展直接评价肾功能损害对药代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试验。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未对本品药代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本品在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尚无足够数据。
肝损害
本品尚未开展直接评价肝功能损害对药代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试验。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未对本品药代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本品在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尚无足够数据。
【临床试验】
派安普利单抗作为抗PD-1(程序性死亡-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来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派安普利单抗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试验
一项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派安普利单抗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纳入了94名复发难治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结果显示,派安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的ORR高达89.4%,数值上高于既往其他PD-1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
共有47.1%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
中位随访时间为15.8个月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未达到,12个月的DoR率为74.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未达到,12个月PFS率为72.1%。
【贮藏】
将药品于2~8℃的冷藏环境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避免剧烈晃动,请勿冷冻。
1.本品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
2.本品联合紫杉醇和卡铂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贫血。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肺部感染、发热、皮疹、骨骼肌肉疼痛、输液相关反应。
推荐剂量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本品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推荐剂量为200mg,每2周给药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给药方法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注给药,采用无菌技术进行稀释。输液宜在60分钟内完成,无法耐受的患者可延长至120分钟。本品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轻度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患者
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老年患者
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应用数据有限,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疹、贫血等。
相关药品
更多-
卡马替尼(Tabrecta)中文说明书
...
-
安罗替尼(福可维)中文版说明书
安罗替尼是国产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R、PDGFR、FGFR等受体活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实现抗肿瘤效果。...
-
特泊替尼(拓得康)中文说明书
特泊替尼是一款高选择性 MET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 MET 磷酸化及下游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用于治疗携带 MET 外显子 14 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2020 年在日本率先获批,随后获美国 FDA 加速批准,2023 年进入中国市场,2025 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临床研究显示,一线使用该药的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长达 46.4 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15.9 个月,展现出显著且持久的疗效。不良反应多为 1-2 级,耐受性良好。...
-
贝伐珠单抗(Avastin)注射液中文说明书
贝伐珠单抗(Avastin)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它是全球首个可广泛用于多种瘤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养份而使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抗癌功效。贝伐珠单抗的适应症已扩展到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等多个实体瘤。...
-
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中文说明书
纳武利尤单抗(Opdivo)是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的创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属于人类免疫球蛋白G4(IgG4)类别,能够与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结合,从而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相互作用,进而解除PD-1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包括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黑色素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尤其对PD-1/PD-L1通路活跃的肿瘤效果更佳...
-
瑞普替尼(Augtyro)中文说明书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是一种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具有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ROS1阳性的癌症中,ROS1基因与另一基因的部分结合导致ROS1基因的激活,进而引发细胞生长失控,最终形成癌症。瑞普替尼通过抑制ROS1基因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性,有效控制癌症的生长,并有助于缩小肿瘤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