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中文说明书

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度伐利尤单抗

药品规格:500mg/10mL;120mg/2.4mL

生产厂家:Medimmune Llc

功能主治:
肺癌,肝癌,尿路上皮癌

1.png

度伐利尤详细说明书

【常用名称】:度伐利尤

通用名称: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英飞凡/IMFINZI

英文名称:Durvalumab Injection

生产企业:Medimmune Llc

【成分】

活性成分:度伐利尤单抗。

【性状】

本品为澄清至乳浊,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适应症】

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适用于在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同步放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治疗。
该适应症是基于PACIFIC临床研究的分析结果给予的附条件批准。该适应证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PACIFIC-5试验证实本品在中国人群的临床获益(见[临床试验])。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本品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或顺铂,作为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本品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增强免疫应答,度伐利尤单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规格】

500mg/10mL;120mg/2.4mL

【用法用量】

不可切除的 Ⅲ 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重大于 30kg 的患者,10mg/kg 每 2 周一次 或 1500mg 每 4 周一次;体重在 30kg 或以下的患者,10mg/kg 每 2 周一次。治疗持续至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最多 12 个月。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1500m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1 次,持续 4 个周期,继之以 1500mg 每周一次作为单药治疗,直至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体重≥30kg 的患者,1500m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一次,持续 8 个周期,随后 1500mg 单药治疗,每 4 周一次;体重<30kg 的患者,20mg/k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一次,持续 8 个周期,随后 20mg/kg 单药治疗,每 4 周一次。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度伐利尤单抗的给药方式为静脉输注,输注时间需超过 60 分钟。体重在 30kg 或以下的患者必须接受基于体重的给药,即度伐利尤单抗 20mg/k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1 次,持续 4 个周期,继之以 20mg/kg 每周一次单药治疗,直至体重增加至大于 30kg 。同一天化疗给药前进行度伐利尤单抗给药。当度伐利尤单抗与化疗联合给药时,化疗药物给药信息请参考该化疗药物的处方信(视情况而定)。不建议剂量增加或减少。基于个体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或终止给药。


【不良反应】

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十分常见)。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十分常见)。
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十分常见)。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常见)。
心脏器官疾病:心肌炎(罕见)。
胃肠系统疾病:腹泻、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十分常见)。
呼吸系统、胸纵隔疾病:咳嗽 / 咳痰(十分常见)。
肝胆系统疾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十分常见)。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瘙痒、脱发(十分常见)。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肌痛(常见)。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血肌酐升高、排尿困难(常见)。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发热、疲劳(十分常见)。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减退(十分常见)。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输液相关反应(常见)。
度伐利尤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与单药治疗类似,包括上述各类不良反应。

【禁忌】

对活成分份或者成分份]章节所列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可追溯性

    为提高生物药品的可追溯性,应清楚记录给予药品的商品名及批号。

2. 免疫介导性肺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肺炎间质型性肺疾病,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

非感染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

    在接受肺部放疗治疗的患者中经常观察到放射性肺炎,且非感染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3. 免疫介导性肝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肝炎,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因。

4. 免疫介导性结肠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结肠炎或腹泻,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因。

5. 免疫介导性内分泌疾病

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可能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免疫介导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症状型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可首先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未能早期发现,可导致致命结果((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1型糖尿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于症状性1型糖尿病,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免疫介导性垂体炎/垂体功能减退症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症状型性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症,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6. 免疫介导性肾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肾炎,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在本品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异常的肾功能检查。

7. 免疫介导性皮疹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皮疹或皮((包括脓疱疱)),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

8. 免疫介导性心肌炎

    免疫介导性心肌炎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可能是致死性((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免疫介导性心肌炎的体征和症状。

9. 其他它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

    鉴于本品的作用机制,可能出现其他潜在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在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已观察到以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重症肌无力、肌炎、多发性肌炎、脑膜炎、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胰腺((见[不良反应))。

10. 输液相关反应

    应监测患者输液相关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报道了重度输液相关反应(见[不良反应])。输液相关反应应按照表2建议进行治疗。

11. 临床试验中排除的患者

    临床试验中排除了具有以下状况的患者:基线ECOG体能状态评分≥2;有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研究开始前2年内有既往记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史;重度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病史;需要全身性免疫抑制治疗的疾病,除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生理剂量(≤10mg/天泼尼松或等效药物)外;未得到控制的并发疾病;活动性肺结核,或乙肝,或丙肝,或HIV感染,或本品治疗开始前或开始后30天内接受减毒活疫苗的患者。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仔细考虑个体潜在获益/风险后,上述人群中应谨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尚不清楚预防性颅内照射(PCI)联合本品在ES-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

    关于每项特定研究的排除标准的更多信息见[药效学]。

【治疗效果】

尿路上皮癌方面:度伐利尤单抗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对这种药物产生了完全或部分的治疗反应,显示出其在这一癌症类型中的有效性。

非小细胞肺癌方面:

对于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度伐利尤单抗已被广泛用作辅助治疗手段。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

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虽然度伐利尤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的一线治疗方案在美国已获得FDA批准,但这一适应证在国内尚未正式获批。然而,已有研究指出,该治疗方案在这类患者中显示出潜在的疗效,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放疗和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被证实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总生存期。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度伐利尤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它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临床研究表明,度伐利尤单抗与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治疗伴有严重门静脉癌栓(PVTT)的晚期肝癌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在DurHope研究中,该联合治疗方案显示出47.4%的客观缓解率,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为HCC伴PVTT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有生育能力妇女
    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期间以及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有生育能力妇女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妊娠
    尚无妊娠妇女使用度伐利尤单抗的相关数据。即妊娠妇女给药时度伐利尤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不建议在妊娠期间和在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有生育能力妇女中使用度伐利尤单抗。
母乳喂养
    尚不清楚度伐利尤单抗是否可分泌至人类乳汁中。在人体中,抗体可能转移至母乳中,但对新生儿的吸收和伤害可能性尚不清楚。但是,不能排除母乳喂养婴儿的潜在风险。必须在考虑母乳喂养对婴儿的获益和治疗对妇女的获益之后,决定是否停止母乳喂养或终止/放弃度伐利尤单抗治疗。
生育力
    尚无度伐利尤单抗对人或动物生育力潜在影响的数据。

【儿童用药】

尚未确定本品在儿童和18岁以下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无可用数据。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65岁)无需调整剂量。在PACIFIC、CASPIAN和TOPAZ-1研究中,75岁及以上患者的安全性数据有限,以致无法针对该人群得出结论。

【药物相互作用】

不建议在开始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前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除了生理剂量的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mg/天或等效药物)外,因为其可能干扰度伐利尤单抗的药效学活性和疗效。但是,开始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后,可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见[注意事项])。
尚未正式实施度伐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PK)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由于度伐利尤单抗的主要消除途径是通过网状内皮系统进行蛋白质分解代谢或靶点介导的分解代谢,因此预期不会发生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在CASPIAN研究中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与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的PK药物相互作用,并且显示与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治疗不会影响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的PK。另外,基于群体PK分析,联合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未对度伐利尤单抗的PK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药物过量】

尚无度伐利尤单抗药物过量数据。若药物过量,应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的体征或症状,并立即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

【临床药理】

作用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可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上表达,其表达可被炎症信号(如IFN-γ)诱导。PD-L1通过与PD-1和CD80(B7.1)的相互作用阻断T细胞功能和激活。PD-L1通过与其受体结合降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增殖和细胞因子的生成。
    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免疫球蛋白G1 kappa(IgG1κ)单克隆抗体,可与PD-L1结合并阻断PD-L1与PD-1和CD80(B7.1)的相互作用。阻断PD-L1/PD-1和PD-L1/CD80相互作用可避免免疫抑制,度伐利尤单抗不会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性(ADCC)。
    在共移植人肿瘤和免疫细胞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度伐利尤单抗阻断PD-L1后可增加体外T细胞的活化,并使肿瘤体积缩小。
【药效学】
    基于模型模拟的患者给予1500mg每4周一次给药的稳态AUC,谷浓度和峰浓度较10mg/kg每2周一次给药的暴露分别高6%,低19%和高55%。基于PK模型以及暴露-安全性关系,在体重>30kg的NSCLS患者给予1500mg每4周一次较10mg/kg每2周一次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预期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药代动力学】
    度伐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已在患者中进行了研究,剂量范围为0.1mg/kg(已批准的推荐剂量的0.01倍)~20mg/kg(已批准的推荐剂量的2倍),每2、3或4周给药一次。
    当每2周给药一次、剂量<3mg/kg(0.3倍已批准的推荐剂量)时,药代动力学暴露量的增加大于剂量增加比例;在剂量≥3mg/kg时,药代动力学暴露量的增加与剂量成正比。在大约第16周时达到稳态。
    度伐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单药研究和与化疗联合的结果基本一致。
分布
    稳态分布容积的几何平均值(变异系数%[CV%])为5.6(18%)L。
消除
    度伐利尤单抗的清除率随时间而减少,相对于基线值平均最大减少(CV%)约23%(57%),第365天稳态清除率(CLss)的几何平均值(CV%)为8.2mL/h(39%);CLss的减少不具有临床意义。基于基线时的CL,终末半衰期的几何平均值(CV%)约为18(24%)天。
特殊人群
    基于年龄(19-96岁)、体重(31—149kg)、性别、人种(白人、黑人、亚洲人、夏威夷、太平洋岛民或美洲印第安人)、白蛋白水平(4—57g/L)、乳酸脱氢酶水平(18-15,800U/L)、肌酐水平、可溶性PD-L1(67-3,470pg/mD)、肿瘤类型(NSCLC、SCLC和BTC)、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包括轻度至中度肾损害(CLcr 30—89mL/min)、轻度至中度肝损害(胆红素≤3×ULN和任何AST)或ECOG/WHO体能状态,度伐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无临床意义差异。尚不清楚重度肾功能损害(CLcr 15—29mL/min)或重度肝损害(胆红素>3×ULN和任何AST)对度伐利尤单抗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药物遗传学:
    无相关研究或可靠参考文献

【临床试验】

非小细胞肺癌
PACIFIC
    在PACIFIC研究(NCT02125461,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评估了本品的疗效,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为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在开始接受研究药物前42天内,至少完成2个疗程铂类化疗和放疗的同步治疗,并且WHO体力状况为0或1。该研究排除了下列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研究开始后2年内患有活动性或既往记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或所患病症需要进行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按性别、年龄(<65岁 vs.≥65岁)和吸烟史(吸烟者 vs.非吸烟者)进行随机化分层。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度伐利尤单抗10mg/kg或安慰剂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持续12个月,或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根据RECIST v1.1标准确定的疾病进展。对肿瘤状态进行评估,每8周一次。主要疗效结果的测量指标为BICR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其他疗效结果测量指标包括BICR评估的ORR和DoR。
    共随机入组713例患者:度伐利尤单抗组476例患者,安慰剂组237例患者。研究人群具有下列特征:中位年龄64岁(范围:23岁~90岁);70%为男性;69%为白人,27%为亚洲人;16%为目前吸烟者,75%为戒烟者,9%为从未吸烟者;51%患者WHO体力状况为1;53%为ⅢA期,45%为ⅢB期;46%为鳞状细胞癌,54%为非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按照方案接受根治性放疗,其中92%患者总辐射剂量为54Gy~66Gy;99%患者同时接受铂类化疗(55%接受顺铂,42%接受卡铂,2%接受顺铂和卡铂的轮换治疗)。
    基于299例事件(占计划事件总数的61%)进行预先规定的OS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随机到度伐利尤单抗组患者OS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371例事件(占计划事件总数的81%)进行预先规定的PFS分析,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随机到度伐利尤单抗组患者PFS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

【贮藏】

于2-8℃下避光贮存。不得冷冻。不得振荡。

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适用于在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同步放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治疗。
该适应症是基于PACIFIC临床研究的分析结果给予的附条件批准。该适应证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PACIFIC-5试验证实本品在中国人群的临床获益(见[临床试验])。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本品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或顺铂,作为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本品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增强免疫应答,度伐利尤单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十分常见)。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十分常见)。
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十分常见)。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常见)。
心脏器官疾病:心肌炎(罕见)。
胃肠系统疾病:腹泻、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十分常见)。
呼吸系统、胸纵隔疾病:咳嗽 / 咳痰(十分常见)。
肝胆系统疾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十分常见)。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瘙痒、脱发(十分常见)。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肌痛(常见)。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血肌酐升高、排尿困难(常见)。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发热、疲劳(十分常见)。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减退(十分常见)。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输液相关反应(常见)。
度伐利尤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与单药治疗类似,包括上述各类不良反应。

不可切除的 Ⅲ 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重大于 30kg 的患者,10mg/kg 每 2 周一次 或 1500mg 每 4 周一次;体重在 30kg 或以下的患者,10mg/kg 每 2 周一次。治疗持续至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最多 12 个月。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1500m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1 次,持续 4 个周期,继之以 1500mg 每周一次作为单药治疗,直至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体重≥30kg 的患者,1500m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一次,持续 8 个周期,随后 1500mg 单药治疗,每 4 周一次;体重<30kg 的患者,20mg/k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一次,持续 8 个周期,随后 20mg/kg 单药治疗,每 4 周一次。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度伐利尤单抗的给药方式为静脉输注,输注时间需超过 60 分钟。体重在 30kg 或以下的患者必须接受基于体重的给药,即度伐利尤单抗 20mg/kg 联合化疗每 3 周(21 天)1 次,持续 4 个周期,继之以 20mg/kg 每周一次单药治疗,直至体重增加至大于 30kg 。同一天化疗给药前进行度伐利尤单抗给药。当度伐利尤单抗与化疗联合给药时,化疗药物给药信息请参考该化疗药物的处方信(视情况而定)。不建议剂量增加或减少。基于个体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或终止给药。

1. 可追溯性

    为提高生物药品的可追溯性,应清楚记录给予药品的商品名及批号。

2. 免疫介导性肺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肺炎间质型性肺疾病,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

非感染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

    在接受肺部放疗治疗的患者中经常观察到放射性肺炎,且非感染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3. 免疫介导性肝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肝炎,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因。

4. 免疫介导性结肠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结肠炎或腹泻,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因。

5. 免疫介导性内分泌疾病

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可能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免疫介导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症状型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可首先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未能早期发现,可导致致命结果((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1型糖尿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于症状性1型糖尿病,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免疫介导性垂体炎/垂体功能减退症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发生免疫介导性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对症状型性垂体炎或垂体功能减退症,应按照表2建议对患者进行治疗。

6. 免疫介导性肾炎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肾炎,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在本品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异常的肾功能检查。

7. 免疫介导性皮疹

    发生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性皮疹或皮((包括脓疱疱)),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明确其他病((见[不良反应))。

8. 免疫介导性心肌炎

    免疫介导性心肌炎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可能是致死性((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免疫介导性心肌炎的体征和症状。

9. 其他它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

    鉴于本品的作用机制,可能出现其他潜在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在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已观察到以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重症肌无力、肌炎、多发性肌炎、脑膜炎、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胰腺((见[不良反应))。

10. 输液相关反应

    应监测患者输液相关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已报道了重度输液相关反应(见[不良反应])。输液相关反应应按照表2建议进行治疗。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