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药物汇总(pd-1篇),看完这篇你就知道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19 来源:本站

在人类与癌症的百年博弈中,肺癌始终是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传统治疗手段虽能暂时控制病情,却难以解决“复发-转移-耐药”的恶性循环;靶向治疗虽精准,却仅适用于携带特定驱动基因的患者,而这类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占比不足50%。直到21世纪初,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才为肺癌治疗撕开了一道“曙光”——它不直接攻击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唤醒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重新“认出”并消灭癌细胞。

肿瘤免疫逃逸:癌细胞如何“躲猫猫”?

人体免疫系统本是抗癌的“天然防线”:T细胞作为“免疫士兵”,能通过表面的PD-1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伪装信号”,进而启动攻击。但聪明的癌细胞会“偷学”免疫逃逸技巧——它们大量分泌PD-L1蛋白,与T细胞的PD-1受体结合,相当于给T细胞发送“停止攻击”的假指令。这种“PD-1/PD-L1通路”的异常激活,让癌细胞得以在免疫系统的“眼皮底下”疯狂增殖,最终发展为晚期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的核心作用,正是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解除癌细胞对T细胞的“刹车”。一旦“刹车”松开,T细胞重新激活,就能精准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这种“唤醒自身免疫”的治疗模式,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目前,全球已有10余款PD-1/PD-L1抑制剂获批用于肺癌治疗,其中PD-1抑制剂因覆盖更广、疗效更优,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本文聚焦已上市的6款PD-1抑制剂,结合其适应症、疗效特点及适用人群,为患者梳理一份“肺癌免疫治疗药物指南”。


一、进口双雄:全球验证的“肺癌免疫标杆”

1.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可瑞达”)——覆盖全周期的“全能选手”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凭借超过10年的临床数据积累,成为肺癌治疗的“国际金标准”。其作用靶点为PD-1,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激活T细胞,对多种实体瘤(包括肺癌)显示出显著疗效。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EGFR/ALK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论PD-L1表达水平,均可联合培美曲塞+铂类(非鳞NSCLC)或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鳞状NSCLC);

围手术期治疗:用于ⅠB期(T2a≥4cm)、Ⅱ或ⅢA期NSCLC患者切除+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同时可作为新辅助治疗(联合化疗),术后单药辅助治疗可切除(肿瘤≥4cm或淋巴结阳性)NSCLC。

临床优势:

帕博利珠单抗是唯一覆盖肺癌“新辅助-手术-辅助”全治疗周期的PD-1抑制剂。例如,在KEYNOTE-024研究中,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OS)达26.3个月,较化疗组延长近1倍;在KEYNOTE-189研究中,联合化疗使非鳞NSCLC患者的中位OS突破22个月,彻底改写了晚期肺癌的治疗格局[1]

2. 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商品名“欧狄沃”)——跨瘤种的“免疫先锋”

作为全球第二款获批的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以“广谱抗癌”能力著称,其针对肺癌的适应症覆盖“新辅助-晚期治疗”全阶段,尤其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中表现突出。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新辅助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切除NSCLC(不限PD-L1表达);

晚期单药治疗:EGFR/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临床优势:

纳武利尤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肺癌新辅助治疗的PD-1抑制剂。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可切除NSCLC,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达20%,且安全性可控;在研究中,晚期鳞癌/非鳞癌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9.2个月和12.2个月,较化疗组显著延长。此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的双免疫方案,也为PD-L1阴性患者提供了“无化疗”的新选择[2]

二、国产PD-1抑制剂:医保覆盖的“普惠之选”

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的崛起,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国产PD-1抑制剂凭借“疗效相当、价格更低”的优势,成为临床一线的“普惠选择”。它们不仅覆盖肺癌全亚型,更通过医保谈判大幅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

3. 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首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国产PD-1

2019年,卡瑞利珠单抗获批用于“EGFR/ALK阴性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NSCLC一线治疗”,成为首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国产PD-1抑制剂。其作用靶点为PD-1,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激活T细胞,对鳞癌、非鳞癌均有显著疗效。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非鳞NSCLC一线治疗(联合化疗);

鳞状NSCLC一线治疗(联合化疗)。

临床优势:
卡瑞利珠单抗在肺癌治疗中展现了“高效低毒”的特点。CAMEL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中位OS达27.9个月,较化疗组延长7.4个月;在鳞癌领域,CAMEL-sq研究显示,联合化疗的中位OS为27.4个月,较单纯化疗组提高6.5个月。更值得关注的是,卡瑞利珠单抗对PD-L1低表达(TPS<1%)患者仍有显著疗效,扩大了受益人群{3]


4. 信迪利单抗(达伯舒)——覆盖“EGFR-TKI耐药”的国产先锋

信迪利单抗于2018年获批,是我国首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其在肺癌领域的适应症不仅包括一线治疗,更覆盖了“EGFR-TKI耐药后”的难治性患者,填补了临床空白。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非鳞NSCLC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联合化疗);

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阳性非鳞NSCLC(单药或联合化疗);

鳞状NSCLC一线治疗(联合化疗)。

临床优势:
ORIENT-11研究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达8.9个月,较化疗组延长4.3个月;ORIENT-31研究针对EGFR-TKI耐药患者,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的中位PFS为7.2个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其“泛用性”和“耐药后治疗”的覆盖能力,使其成为临床医生眼中的“多面手”[4]


5. 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结构优化的“强效抗瘤者”

替雷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研发)于2019年获批,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优化了抗体结构,显著提升了抗原结合能力和T细胞激活效率。其在肺癌领域的适应症覆盖鳞癌、非鳞癌及化疗失败后的“难治性”患者。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鳞状NSCLC一线治疗(联合化疗);

非鳞NSCLC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联合化疗);

含铂化疗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鳞状NSCLC(单药)。

临床优势:
RATIONALE 304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中位OS达21.7个月,较化疗组延长5.8个月;



6. 特瑞普利单抗(拓益)——专注非鳞肺癌的“高效选手”

特瑞普利单抗于2018年获批,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其在肺癌领域的适应症聚焦于“EGFR/ALK阴性的非鳞NSCLC一线治疗”,以“高缓解率”和“长生存期”为临床亮点。

肺癌领域的核心适应症:

非鳞NSCLC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联合化疗)。

临床优势:
CHOICE-01研究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中位OS达21.0个月,较化疗组延长6.3个月;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对脑转移患者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58.8%,显著优于化疗组(33.3%),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5]


肺癌免疫治疗的“精准化”,关键在“量体裁衣”——每个患者的肿瘤特征、身体状态、经济条件都不同,药物选择必须像“配钥匙”般精准匹配。

从全球首个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到国产“普惠军团”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肺癌免疫治疗药物的选择已从“有没有”转向“怎么选得好”。患者无需再因“药物太多”而迷茫——无论是追求“长期生存”的早期患者,还是面临“化疗耐药”的晚期患者,都能在这份“攻坚地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免疫武器”。

未来,随着双免疫联合、PD-1抑制剂联合ADC(抗体偶联药物)等新方案的探索,肺癌治疗将进一步向“精准化”“个体化”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免疫治疗的助力下,“战胜肺癌”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Reck M, Rodríguez-Abreu D, Robinson AG,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6;375(19):1823-1833.

[2] Forde PM, Chaft JE, Smith KN, et al.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21):1976-1986.

[3] Zhou C, Wu L, Fan Y, et al. Camrelizumab plus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ameL-sq): 5-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2025 ELCC Abstract 12P.

[4] Lu S, Wu L, Jian H, et al. Sinti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EGFR-mutated non-squamous NSCLC that progressed after EGF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ORIENT-31): first interim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phase 3 study. Lancet Oncol. 2022;23(9):1167-1179. DOI:10.1016/S1470-2045(22)00450-6.

[5] Zhong J, Fei K, Wu L, et al. 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OICE-01):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d 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4;9:369. doi:10.1038/s41392-024-02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