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Temodar)中文说明书

替莫唑胺(Temodar)中文说明书

温馨提示

外包装仅供参考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替莫唑胺

药品规格:50mg;100mg;200mg;

生产厂家:美国默沙东Merck Sharp;印度Healthiza;美国Aetos艾拓思;印度azista;

功能主治: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Temodar)详细说明书

通用名称:替莫唑胺胶囊

商品名称:Temodar

英文名称:Temozolomide

生产厂家:默沙东公司(Merck Sharp & Dohme)



一、适应症

TEMODAR®(替莫唑胺)适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成年患者,同时进行放疗,然后作为维持治疗。

二、用法用量

1.胶囊剂型

(1)推荐用法:

应空腹服用,可能会建议睡前给药。

没有饮食限制,但吸收受食物影响,建议与食物保持一致。

胶囊不应打开或咀嚼,应用一杯水整个吞下。

(2)剂量调整: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毒性反应进行调整。

在伴随放疗期间,剂量为75 mg/m²,每天一次,持续42天。

维持治疗期间,第1周期为150 mg/m²,每天一次,持续5天,然后停药23天;第2-6周期,如无不适,剂量可增至200 mg/m²,每天一次,持续5天。

2.注射剂型

(1)复溶与输注:

每瓶注射用TEMODAR含有无菌且无热原的替莫唑胺冻干粉。

用41 mL无菌注射用水复溶,所得溶液浓度为2.5 mg/mL。

复溶后,在室温(25°C)下储存,并在14小时内使用,包括输注时间。

使用无菌技术,将溶液转移至空的250 mL输液袋中,并使用泵在90分钟内静脉输注。

(2)推荐剂量:

静脉输注的推荐剂量与口服胶囊制剂的剂量相同。

对于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伴随放疗期间的剂量为75 mg/m²,每天一次;维持治疗期间的剂量调整同胶囊剂型。

对于难治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初始剂量为150 mg/m²,每天一次,每28天治疗周期连续5天。如无不适,剂量可增至200 mg/m²。

(3)剂量调整原则:

根据上一个周期的最低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开始下一个周期时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进行调整。

如发生毒性反应,需根据毒性程度和类型进行剂量减少或停药。具体剂量减少或停药标准可参考相关表格和指南。

3.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以监测血液学毒性。

如发生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对于淋巴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在TEMODAR和放疗同时给药期间需要进行PCP预防。

三、不良反应

替莫唑胺在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中已观察到多种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这是大多数细胞毒性药物的已知剂量限制性毒性。观察到8%的患者有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异常,14%的患者有3级或4级血小板异常。

2.胃肠道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和口炎等胃肠道反应。其中,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较高。

3.神经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头晕、头痛、疲劳、弱点、混乱、抽搐、记忆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4.皮肤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红斑、瘙痒和皮疹等皮肤反应。其中,脱发是最常见的皮肤反应之一,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5.其他反应:替莫唑胺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反应(如咳嗽、呼吸困难)、免疫系统反应(如过敏反应)以及受伤和中毒等不良反应。此外,替莫唑胺还可能对肝功能、肾功能和心功能等产生一定影响。



四、注意事项



1.骨髓抑制:替莫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如出现骨髓抑制,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2.肝功能损害:替莫唑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应谨慎。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

3.肾功能损害:替莫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肾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仍需谨慎。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

4.神经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头晕、头痛、疲劳等神经系统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驾驶和操作机械,以免发生意外。

5.致瘤性:在动物研究中显示替莫唑胺具有致瘤性。虽然尚未在人类中发现替莫唑胺具有致癌作用,但长期使用替莫唑胺的患者仍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是否出现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替莫唑胺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孕妇在使用替莫唑胺前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应停止哺乳,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7.药物相互作用: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8.实验室检查: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特殊人群用药



1.老年患者:替莫唑胺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虽然在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但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较差。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时,老年患者应谨慎用药,并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2.儿童患者:替莫唑胺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确定。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时应更加谨慎。如需使用替莫唑胺治疗儿童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儿童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调整剂量。

3.肝功能损害患者:替莫唑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应谨慎。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如需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肝功能损害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4.肾功能损害患者:替莫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肾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仍需谨慎。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如需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六、药物相互作用

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以下是一些可能与替莫唑胺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1.其他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与其他化疗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化疗药物。如需同时使用其他化疗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药物的相互作用风险调整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

2.抗癫痫药物:替莫唑胺与某些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代谢加快或减慢,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抗癫痫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3.其他药物: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七、贮藏

替莫唑胺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请将替莫唑胺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替莫唑胺前,请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变质等情况,请勿使用。如需长期保存替莫唑胺,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药品的贮藏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TEMODAR®(替莫唑胺)适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成年患者,同时进行放疗,然后作为维持治疗。

替莫唑胺在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中已观察到多种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这是大多数细胞毒性药物的已知剂量限制性毒性。观察到8%的患者有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异常,14%的患者有3级或4级血小板异常。

2.胃肠道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和口炎等胃肠道反应。其中,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较高。

3.神经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头晕、头痛、疲劳、弱点、混乱、抽搐、记忆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4.皮肤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红斑、瘙痒和皮疹等皮肤反应。其中,脱发是最常见的皮肤反应之一,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5.其他反应:替莫唑胺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反应(如咳嗽、呼吸困难)、免疫系统反应(如过敏反应)以及受伤和中毒等不良反应。此外,替莫唑胺还可能对肝功能、肾功能和心功能等产生一定影响。

1.胶囊剂型

(1)推荐用法:

应空腹服用,可能会建议睡前给药。

没有饮食限制,但吸收受食物影响,建议与食物保持一致。

胶囊不应打开或咀嚼,应用一杯水整个吞下。

(2)剂量调整: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毒性反应进行调整。

在伴随放疗期间,剂量为75 mg/m²,每天一次,持续42天。

维持治疗期间,第1周期为150 mg/m²,每天一次,持续5天,然后停药23天;第2-6周期,如无不适,剂量可增至200 mg/m²,每天一次,持续5天。

2.注射剂型

(1)复溶与输注:

每瓶注射用TEMODAR含有无菌且无热原的替莫唑胺冻干粉。

用41 mL无菌注射用水复溶,所得溶液浓度为2.5 mg/mL。

复溶后,在室温(25°C)下储存,并在14小时内使用,包括输注时间。

使用无菌技术,将溶液转移至空的250 mL输液袋中,并使用泵在90分钟内静脉输注。

(2)推荐剂量:

静脉输注的推荐剂量与口服胶囊制剂的剂量相同。

对于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伴随放疗期间的剂量为75 mg/m²,每天一次;维持治疗期间的剂量调整同胶囊剂型。

对于难治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初始剂量为150 mg/m²,每天一次,每28天治疗周期连续5天。如无不适,剂量可增至200 mg/m²。

(3)剂量调整原则:

根据上一个周期的最低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开始下一个周期时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进行调整。

如发生毒性反应,需根据毒性程度和类型进行剂量减少或停药。具体剂量减少或停药标准可参考相关表格和指南。

1.骨髓抑制:替莫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如出现骨髓抑制,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2.肝功能损害:替莫唑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应谨慎。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

3.肾功能损害:替莫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肾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时仍需谨慎。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

4.神经系统反应:替莫唑胺可引起头晕、头痛、疲劳等神经系统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因此,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驾驶和操作机械,以免发生意外。

5.致瘤性:在动物研究中显示替莫唑胺具有致瘤性。虽然尚未在人类中发现替莫唑胺具有致癌作用,但长期使用替莫唑胺的患者仍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是否出现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替莫唑胺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孕妇在使用替莫唑胺前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应停止哺乳,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7.药物相互作用: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8.实验室检查:在使用替莫唑胺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关药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