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

埃万妥单抗在我国上市,为EGFR突变肺癌患者带来“超长生存”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16 来源:本站

2025年8月8日,强生宣布其靶向药物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乐倍返新适应症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上市——用于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640.jpg

这是继2023年该药在国内获批用于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20ins)一线治疗、以及EGFR-TKI治疗后进展患者的治疗后,其适应症的又一次重要扩展,为更多中国EGFR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精准治疗的新希望。


国内已获批三大适应症:覆盖EGFR突变全病程需求

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标志着埃万妥单抗在国内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目前,其已在中国获批的三项适应症可覆盖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不同阶段:

适应症一

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该适应症于2025年2月首次在国内获批。

适应症二

与化疗联合用于EGFR经典突变且在EGFR-TKI治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该适应症于2025年4月在国内获批。

适应症三

与甲磺酸兰泽替尼片联合,用于携带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该适应症于2025年8月8日在国内获批

其中,EGFR 19del/L858R突变是NSCLC中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80%,但这类患者的治疗仍面临挑战——传统EGFR-TKI(如奥希替尼)虽为一线标准方案,却存在耐药后治疗选择有限、部分患者生存期未达理想等问题。埃万妥单抗的加入,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的一线联合治疗选项。

关键研究数据:中位OS延长超12个月,多项指标显著优于标准治疗

此次国内新适应症的获批,核心依据是国际多中心III期MARIPOSA研究的突破性结果。这项研究针对EGFR 19del/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对比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以下简称“联合组”)与奥希替尼单药、兰泽替尼单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其数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权威性备受认可。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3.7个月,显著长于奥希替尼单药组的16.6个月;更关键的是,中位随访37.8个月时,联合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而奥希替尼单药组为36.7个月,意味着联合组患者的生存期至少延长了12个月。这一数据在肺癌一线治疗中尤为亮眼——OS延长超1年是晚期肺癌治疗的“硬指标”,意味着患者能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存获益[1]

此外,联合组在其他关键疗效指标上也表现突出:症状性进展时间(TTSP):联合组为43.6个月,显著长于奥希替尼组的29.3个月(HR=0.69,P<0.001),提示联合治疗能更长时间延缓患者因症状恶化需就医的时间,生活质量更高;

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cPFS):联合组为25.4个月,奥希替尼组为22.2个月(HR=0.79);3年icPFS率分别为36%和18%(P=0.07,接近显著差异),说明联合治疗对脑转移的控制更优;

尽管试验设计不允许奥希替尼组交叉至联合组,但两组患者后续接受治疗的比例相近(联合组74%,奥希替尼组76%),且联合组后续治疗以化疗为主(56%),奥希替尼组则以化疗(67%)和TKI(28%)为主,进一步印证了联合治疗的“前线优势”[3]


对比现有疗法:“双靶联合”突破单药天花板

在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中,奥希替尼等第三代EGFR-TKI曾是“金标准”,但随着临床应用深入,其局限性逐渐显现:约30%-40%患者会在治疗9-12个月内出现耐药,且部分患者对TKI治疗不敏感(如EGFR 20ins患者)。埃万妥单抗作为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同时阻断EGFR和MET两条信号通路,并激活免疫细胞靶向肿瘤,与兰泽替尼(第三代EGFR-TKI)形成“双靶协同”,突破了单药治疗的天花板。

MARIPOSA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首次在III期试验中证实:对于EGFR 19del/L858R突变这一最常见突变类型,“双靶联合”一线治疗能带来比现有标准治疗(奥希替尼单药)更长的生存期。这一突破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长生存”的可能,也为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支持。

专家观点倾向于:对于体能状态良好、希望最大化生存获益的患者,一线使用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是更优选择;而对于担心早期毒性或经济负担的患者,奥希替尼单药仍是可靠的基础方案,耐药后可考虑后续联合治疗。此外,针对EGFR-TKI治疗后ctEGFR未清除的患者,是否需在4周内强化治疗(如联合埃万妥单抗),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从2021年美国FDA批准埃万妥单抗用于EGFR 20ins晚期NSCLC,到2025年国内连续获批三大适应症,这款药物的发展轨迹,正是精准医疗“从罕见突变到常见突变”覆盖的缩影。此次新适应症的落地,不仅为中国EGFR 19del/L858R突变患者带来了一线治疗的“超长生存”新选择,更验证了“双靶联合”在肺癌治疗中的潜力。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我们期待埃万妥单抗能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存希望,推动肺癌治疗向“慢性病管理”迈进。

参考文献:

[1] 重大突破!埃万妥单抗联合甲磺酸兰泽替尼获批一线治疗适应症,显著延长EGFR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

[2]《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3]  Passaro A,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lazertinib in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after disease progression on osimertinib: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MARIPOSA-2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2024;35(1):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