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简介
肺癌是癌细胞在肺部不受控制地生长时开始的一种癌症。这种疾病通常从肺气道(称为支气管或细支气管)或气囊(称为肺泡)的海绵状粉红色灰色壁开始,可以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峻的威胁。
肺癌的症状通常包括持续性咳嗽、胸痛、咯血及呼吸急促。部分已发生转移的患者也可能表现出这些症状。鉴于其潜在的严重性,及时就医以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的个人病史及癌症阶段来定制。尽管过去几十年中肺癌患者的预后普遍不佳,但随着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的发展,肺癌的预后已有所改善。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约85%的病例与吸烟有关。但非吸烟者亦有可能受到影响。虽然肺癌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类型之一,但通过避免吸入烟草烟尘及其他致癌化学物质,它也是最可预防的一种癌症。
肺癌是癌细胞在肺部不受控制地生长时开始的一种癌症。这种疾病通常从肺气道(称为支气管或细支气管)或气囊(称为肺泡)的海绵状粉红色灰色壁开始,可以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峻的威胁。
【分类】
肺癌有 20 多种,主要分为非小细胞癌(NSCLC)和小细胞癌(SCLC)两大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八成以上,这种类型更为普遍且生长速度相对较慢。NSCLC的临床表现依据组织学分类不同而差异较大,但是约有40%的患者在确诊后会有肺外转移。致癌驱动基因突变主要发现于腺癌,在鳞癌中也逐渐发现相似的突变(如 KRAS, EGFR, FGFR1, DDR2, PIK3CA等)。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5%。是一种高侵袭性癌,几乎均发生于吸烟者。它生长迅速,大约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发生广泛转移。
【病因】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吸烟导致了大约 85% 的病例。其危险性因年龄、吸烟量和持续时间而异。同时暴露于毒物和香烟烟雾的人群(如暴露于二手烟草烟雾)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与吸烟者同住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比住在无烟家庭的人高 20% 到 30%。与电子尼古丁输送设备(如电子香烟)相关的肺癌风险仍有待确定,尚不能排除其风险性。
其他确定的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
·空气污染
·吸食大麻、雪茄和二手烟烟雾暴露
·致癌物的暴露(如石棉、射线、砒霜、铬酸盐、镍、氯甲基乙醚、多环芳烃、芥子气、炼焦炉排放物、原始烹饪等)
慢性炎症会增加许多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例如,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肺纤维化会增加肺癌的易感性。患者若有其他的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瘢痕,那么他们潜在的患癌风险也将增加,医生称之为瘢痕癌。
【预防】
不吸烟是预防肺癌的最佳方法。应避免的其它高危因素包括:二手烟雾、空气污染、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化学品和石棉。
肺癌的预防包括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旨在通过降低风险和促进健康行为来预防疾病的最初发生。在公共卫生方面,这些预防措施包括戒烟,促进无烟环境,实施烟草控制,应对职业危害和降低空气污染水平。肺癌的二级预防包括筛查,以便在症状变得明显之前的早期阶段发现疾病,并且可以适用于高风险个体。在这一人群中,早期发现可以显著增加成功治疗的机会并改善结果。
【症状】
大约25%的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由胸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症状和体征可由局部肿块压迫、局部蔓延或远处转移引起。副癌综合征和全身症状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虽然不同分类的肺癌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但不同类型的肺癌可能会有特定的并发症。
·可能与肺癌有关的危险信号包括:气短气喘、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声音嘶哑、咳血、胸痛、发烧、毫无征兆的体重减轻,伴或不伴食欲不振、肩部或手臂疼痛或无力、吞咽困难、异常的骨痛。
·肺癌的远处转移最终引起的症状因部位不同而异。转移可以扩散到:
肝脏,引起疼痛、恶心、早饱,最后肝功能不全;
大脑,引起行为改变、神志不清、失语、癫痫、麻痹或瘫痪、恶心呕吐;
骨骼,引起剧烈的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肾上腺,很少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副癌综合征是一组发生于远离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部位的临床症状。肺癌患者中常见的副癌综合征包括高钙血症(鳞癌患者中,由肿瘤产生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SIADH)、高凝状态与游走性浅血栓性静脉炎(特鲁索综合征)、肌无力样综合征(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各种其他神经系统综合征。
【诊断】
·胸部X线检查(胸片是初筛检查。它可以显示明显的异常,可提示但不能诊断肺癌,需要进一步的CT或PET-CT检查和细胞病理学证实。)
·CT 或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CT(CT显示许多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可能强烈提示诊断。PET影像可以帮助区分炎症和恶性肿瘤。)
·胸水或痰液细胞学检查
·支气管镜引导或经皮经胸穿刺活检和核心活检
·有时需要肺活检
【治疗】
肺癌的治疗基于癌症的类型、扩散的程度以及患者的病史。越早发现肺癌可以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通常包括评估手术的资格,然后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化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放射治疗或适当的联合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通常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此外也常用新辅助(术前)化疗,由顺铂-双药4个周期组成。不能耐受顺铂的患者,可以用卡铂代替。对于Ⅲ期患者治疗时则采取化疗、放疗、手术或者联合治疗的手段。
常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相对小细胞肺癌而言种类和数量更多。对于携带致癌驱动突变的肿瘤,优先采用靶向治疗。根据作用靶点不同,常见有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布加替尼;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恩曲替尼;MET抑制剂卡马替尼等。
对于小细胞肺癌(SCLC),任何分期的SCLC初治效果明显,但通常疗效短暂。根据患者疾病分期来选择化疗,或化疗联合放疗。在较多患者中,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依托泊苷联合一种铂类药物(顺铂或卡铂)。此外,常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药物还有芦比替定、塔拉妥单抗、阿特利珠单抗、斯鲁利单抗等。
【护理】
·肺癌的术后护理主要包括: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常伴随疼痛,护理人员应评估疼痛程度,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措施如按摩、热敷等缓解疼痛。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呼吸功能监测与锻炼: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以促进肺复张和痰液排出。
体位与活动: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康复。
·肺癌的化疗与放疗护理主要包括:
消化道护理: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护理人员应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止吐药物。
骨髓抑制监测: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预防骨髓抑制引起的感染和出血。
皮肤护理:放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