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靶向于CD20的单克隆抗体,其与表达在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杀伤肿瘤B细胞,用于非奇金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他非肿瘤疾病的治疗。
本品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他非肿瘤疾病的治疗。
一、利妥昔单抗注射后药效可以维持多久
1.药效时间:
本品成人半衰期平均25天(范围:11-52天)。本品可使用外周血CD20阳性B淋巴细胞清除维持约5个月。
二、利妥昔单抗注射后会出现哪些副作用
利妥昔单抗使用后会出现的副作用如下: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全身不适症状。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
血液学毒性:尽管与某些化疗药物相比,利妥昔单抗的血液学毒性较低,但仍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带来感染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因为利妥昔单抗作用于B细胞,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患者易受感染。
局部或其它系统: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道问题(如支气管痉挛、呼吸系统疾病、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鼻炎)、结膜炎、血压异常及其他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动过速、抑郁症等。
三、利妥昔单抗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注射后会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尽快就医。
输注反应:发热、寒战、低血压等。通常在输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在输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时处理任何不适。
肺部:输注后可能发生肺部事件,如组织缺氧、肺浸润和急性呼吸衰竭。
心血管: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也可能出现。具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特别加强监测。
肿瘤溶解综合征:对于高肿瘤负荷或外周血恶性细胞数目高的患者,利妥昔单抗可能介导肿瘤细胞的快速溶解,从而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这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等代谢紊乱。患者输注前和输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密切的实验室监测。
感染风险:不得用于治疗同时患有严重活动性感染的患者。对于易感人群,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在期间密切监测病毒感染情况。
免疫接种: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不建议接种活病毒疫苗。
其他注意事项:在输注利妥昔单抗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同时,应避免同时使用某些可能与之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